聚焦精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安徽省法院不断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让群众感受到“一站式”建设带来的便利——
升级诉讼服务惠民生
司法为民没有终点。去年以来,全省法院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化解纠纷、服务群众能力水平。最高法院诉讼服务指导中心信息平台显示:截至去年底,全省法院诉讼服务质效评估总分居全国第三位,省高级法院居全国高院第一位,滁州市、淮北市中级法院分别居全国中院第一、第二位,滁州南谯区、天长市、全椒县、来安县、淮北杜集区、芜湖鸠江区、定远县法院居全国基层法院前50位。
简化群众事务办理
诉讼费退费一次都不用跑、一份手续都不要交,所有问题“一键”解决……这是滁州市中级法院对群众作出的司法服务承诺。去年,滁州中院在全国率先上线诉讼费用管理“001”系统,实现了当事人无需申请、诉讼费用自动结算、实时到账。
“诉讼费用管理系统在案件审理的立案、移送、审理、结案、生效等流程均设置了监管环节,法院工作人员在每一环节都会根据系统提醒,确认每个案件当事人退费账户、校验费用到账情况,做到诉讼费用应交尽交、应退尽退。”滁州中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部分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没有银行账户或是不会操作信息设备等情况,滁州中院还通过该系统结合“适老服务窗口”形式,助力老年人完成特殊群体诉讼服务。该系统的上线运行,解决了当事人不到场难退费问题,免去当事人往返的辛劳,实现了诉讼费用全流程监管的良性循环。
这是我省法院推进“一站式”建设、简化群众事务办理的一个生动范例。据了解,全省法院不断畅通诉讼服务大厅、12368诉讼服务热线和网上平台等各类群众事务办理通道,建立起常态化督办制度。去年,全省法院接听诉讼服务热线47.7万余人次,同比增长61.8%;完善诉讼退费办理,全省126家法院均实现网上交退费。
为方便群众诉讼,各级法院发布诉讼服务“一次性告知”清单、立案材料公示清单等,助力群众快速立案。通过编印相关资料,以直观清晰且操作性强的工作流程图、信息平台简介等方式,为群众提供业务指引和诉讼指南;提供全天候立案服务,宿州市中级法院和肥东县、蚌埠蚌山区等多地法院建成“24小时自助法院”,实现立案服务“不打烊”。同时,深化审判辅助平台应用,充分发挥法院送达、保全、鉴定平台的作用,去年全省法院网上送达549.3万余次,同比增长154.2%,其中电子送达127.2万余次,位居全国法院前列。
深化“分调裁审”改革
“感谢调解员的热心调解,我们对调解结果非常满意。”日前,在马鞍山雨山区法院金融商贸诉调对接中心,经过2个多小时调解,来自上海和马鞍山两家公司因货款给付所引发的矛盾纠纷迎刃而解,双方都向调解员张俊表示感谢。张俊表示,这类矛盾纠纷十分常见,打官司解决费时费力,占用大量司法资源,而且判决之后还将面临执行是否到位的问题;现在应用诉调对接方式,通过调解让双方很快达成协议,省时省力,为当事人节约了大量成本。
在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中,我省法院不断强化诉前纠纷分流,引导当事人选择非诉方式解决纠纷。去年,全省法院诉前调解纠纷39.3万余件,同比增长34.3%,诉前调解成功24.1万余件,同比增长56%,音视频调解14.3万余件,同比增长1.6倍。
诉调对接日趋完善,省高级法院与9家省直单位建立在线诉调对接机制。黄山市中级法院建立在线金融调解室,亳州市中级法院推动成立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滁州南谯区法院作为全国唯一一家基层法院在全国商会调解工作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
各级法院不断加大案件繁简分流,重点推进速裁快审。根据本地区案件数量、案件类型、人员力量配备等因素,建立健全速裁快审团队,形成由专门庭室、专门团队、专门人员办理简单案件的审判格局。滁州法院推进“一审、一助、一书+调解员”的速裁团队模式,去年共办理速裁案件2.8万余件,占一审民商事案件58.6%,平均审理期限仅为15.4天。合肥包河区法院组建滨湖法庭,集中办理金融借款合同、信用卡及环境资源保护等纠纷,去年共办理速裁快审案件1.4万余件,占一审民商事案件的59.8%。
最高法院诉讼服务指导中心信息平台显示:截至去年12月31日,我省法院“一站式”建设中“分调裁审”业务板块得分居全国第一位。
提升诉源治理成效
婚姻、养老、遗产、借债、欠薪、征迁……针对这些基层社会治理中易引发矛盾纠纷的问题,铜陵市探索在社区开设“法治超市”,由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担任“服务员”,深入社区及时化解群众生活中的矛盾纠纷。在工作中,铜陵各级法院经常走入社区“法治超市”认真调研,分析研判,探索及时发现、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的方式路径。
为强化源头预防、开展诉源治理,全省法院注重关口前移,推动“三进”工作网络化。依托法院调解平台,开展人民法庭“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工作,在线对接基层治理单位,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基层预防化解纠纷网络,促进矛盾纠纷“村村可解、一网通调”。截至去年底,全省人民法庭100%入驻法院调解平台,并邀请基层治理单位入驻调解平台开展纠纷化解工作。
矛盾纠纷化解,需要汇聚多方力量,善于利用解纷资源。各地积极推动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融入党政部门牵头的矛盾调解中心。淮南市、滁州市等地全覆盖建立县级矛盾调解中心,多家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进驻,为群众提供一站式纠纷化解和诉讼服务工作。合肥蜀山区法院推动成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与省商会调解委员会、市物业协会等19家调解机构及单位合作共建,下设物业纠纷调解室等15个专业调解工作室,对接蜀山区12个镇街园区,覆盖全区所有社区网格,截至去年底共诉前调解2.3万余件纠纷,蜀山区法院去年一审民事案件同比下降9.5%。
为推动诉源治理项目化,省高级法院成立调研小组,专题开展法院参与诉源治理工作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台《关于全省法院参与诉源治理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的工作意见》,提出法院参与诉源治理的25项具体措施,全省16家中级法院从中认领诉源治理项目任务43项。此举受到最高法院肯定。(本报记者 李晓群)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