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

奏和谐乐章 谱幸福新篇

——辽宁丹东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增进民生福祉纪实

2022年01月17日08:39 | 来源:辽宁日报
小字号

核心提示

翻开丹东2021年财政账本,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点民生支出达到80%以上。一项项真金白银的投入,成为提升百姓幸福感最有力的注解:安排33亿元,支持教育均衡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场馆免费开放;安排15亿元,落实养老、就业、困难群体等提标补助政策,保障各类人员基本生活;安排5.7亿元,支持126个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及周边街道改造,不断完善社区功能……

丹东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作为落实高质量发展、推进全方位振兴的稳定之基,民生质量持续改善。 一项项顺应民意、贴近民情、排解民忧的民心工程的落实,一天天累积的“实在变化”,为丹东百姓勾勒出不断上扬的“幸福曲线”。

笃行利民之举 让发展实绩更有温度

把“政府想干”与“群众想要”更好地统一起来,“十四五”开局之年,丹东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以推进幸福宜居环境建设为目标,全面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本着打基础、补短板、抓重点、破难点的出发点,全市上下深入实施城市基础设施、社区小区环境、市场商场环境、公益广告宣传等“八项提升工程”。这些工程既有宏观层面的“大手笔”,更有微观层面的“针线活”,件件都是民生实事,桩桩为解民生之忧。

“改变太明显了。小区的外墙保温了,楼体粉刷了,道路硬化了,‘空中飞线’也治理了。楼顶做了防水层,大家担心的漏雨问题彻底解决了。这些都是困扰我们很久的堵心事,老旧小区改造真是改到心坎里了!”谈起老旧小区改造带来的变化,丹东市振安区果园沟社区干警小区居民张宪生赞不绝口。干警小区两栋单体楼,共182户居民。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包括楼顶防水、外墙保温、粉刷楼体、单元楼栋粉刷、更换单元门窗等。焕然一新的房屋、整洁平整的道路、新增规范的停车位,改出市民的新生活。

老旧小区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关乎居民幸福。去年春天以来,丹东市如期完成2020年计划改造的66个小区;2021年126个老旧小区纳入改造计划,目前已有9个小区完工,其余117个小区改造预计今年年底可全部竣工。2022年,丹东又将89个老旧小区纳入改造计划。

围绕着筑牢基础设施建设,丹东一个接着一个的大手笔建设与投入,既指向群众生存发展的“头等大事”,又瞄准百姓日常生活的“关键小事”。一年来,丹东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一口一策”整治入河排污口279个,铺设排污管线21公里,市垃圾焚烧发电厂和新区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优化提升城市功能,改造花园东路、桃源东路等道路15条,完成城市挡墙、桥梁和滨江路悬挑加固工程;改造青年大街等排水防涝管网6处,治理河道72公里;改造供水供热燃气管网134公里,城市老旧灰口铸铁燃气管网更换完毕;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636”工程,新建交通信号灯35处、减速带350条;改扩建村内道路480公里,整改农村户厕1.6万座;加快“集中美连片美”建设,绿化造林5万亩,建设省级美丽宜居村58个。

勤思惠民之策 让民生答卷更有厚度

在城市中心区,伴随着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丹东市医疗卫生综合楼项目实施封顶。该项目是在丹东市中心医院、丹东市妇女儿童医院和丹东市口腔医院三家医院整合的基础上规划建设的,将进一步提升医院硬件水平、改善医疗环境,使百姓享受到更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在振安区珍珠街道东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几位老人正在下棋,还有几位老人在做理疗。“新建11个街道级区域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实现街道层面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被列为2021年丹东市十大民生实事之一。继去年建成9处服务设施后,今年将通过实地督导、召开现场会、周通报等措施,促成新建11个街道级居家和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100%。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一年来,丹东坚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10个。进一步做好弱势群体关爱和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发放低保资金和特困补助3.8亿元,惠及7.1万名群众;建立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保险保函制度,农民工欠薪案件办结率列全省第一。针对百姓关注的就业问题,全面实施就业优先政策,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建成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1个,城镇登记失业率3.8%。倾力解决教育问题,新增普惠性幼儿园学位3121个,学位覆盖率88.6%;“双减”政策成效明显,注销校外培训机构236所;新高考改革平稳落地;丹东一中、新区实验中学主体完工。让老百姓看病越来越方便,取消市域内医保转诊,实现医保异地就医全国联网结算。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配套,新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11个、服务站57个、农村幸福院100所。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实施图书馆、文化馆数字化项目,建设镇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184个,开展流动文化服务62场、全民健身活动36场。

坚守民生情怀 提升百姓获得感幸福感

新年伊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丹东快马再加鞭,民生投入继续加大,持续提升百姓获得感、幸福感。

今年,丹东继续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开展幸福宜居城市建设三年行动,加强社区治理,改造老旧小区89个;改造黄海南北厂周边道路,推进四号干线两侧连接路建设;建设燃气安全智能监管平台,更换智能燃气表2万台,改造城区老旧球墨铸铁燃气管网50公里;建成城区排水系统调度中心,提高城市安全运行能力,建设韧性城市等。同时,完善新区功能配套。新建沿江休闲健身步道5公里,维修文安路、中心北路;改造国门湾公园、市民公园和英雄广场;开放体育馆、网球馆、游泳馆,启动体育训练基地建设;实现新区实验中学开学,六纬路小学新区分校主体完工等。深入开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三年行动,统筹推进18项重点工程,切实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

继续抓实民生事业。坚持民生实事群众提、大家定、政府办,注重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办好10件重点民生实事。强化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建立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残疾人“两项补贴”分别增长14%、45%;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农民工欠薪案件动态清零。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扩面行动,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取消征收医保风险调剂金,强化医保基金监管。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实现更充分的居民就业,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就业人才服务工程,建成智慧化人力资源市场二期项目,落实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发展更优质的教育事业,推进公办幼儿园在幼儿园中占比达到50%,推动职业教育实用高效发展,创建省级“双优”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完成朝中体育馆、十七中综合楼建设,丹东一中投入使用。打造更完善的卫生体系,系统推进“三医联动”改革,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市中心医院综合楼主体工程完工,第六人民医院交付使用,加快食品企业追溯体系和药品智慧监管系统建设。建设更多元的养老体系,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实现智慧养老云服务平台应用全域覆盖。探索社区养老新模式,开展城市“虚拟养老”和农村“互助养老”试点,建设城区老年食堂10处。(本报记者 蔡晓华)

(责编:王子锋、王珂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