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伟大历史经验指引新时代赶考路
在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的指导下进行历史经验总结,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的理解。前景光明辽阔,但前路注定不会平坦。当我们从历史中获得启迪,再去看现实之种种,自然不畏浮云遮望眼,可以更从容地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11月8日至11日在京举行。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伟大使命,此次会议重点研究全面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问题。
“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从古至今,治国理政者都将学历史、鉴得失作为必修课。我们党尤其重视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运用,善于从不断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中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和正确道路。在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重要关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总结了建党以来党的历史及其基本经验教训,在回顾历史中统一了思想;改革开放大潮刚起,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作出了实事求是的评价,激励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团结一致向前看。正是基于这些切实体会,我们党将总结历史经验作为不断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实现正确领导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今年,既是我们党庆祝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进行一场全面系统的总结,进一步凝聚共识、抖擞精神十分必要。在时间长河里,百年不过一瞬;但在中国的发展坐标中,1921-2021可谓波澜壮阔——一个初创时只有50多名党员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却在无产阶级只占人口的少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异常强大的国家取得了执政地位,并在治国理政中始终获得人民的支持和信任;一个“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东方古国,不仅从四分五裂、贫弱落后走向了独立、自由、民主、统一,而且用几十年跨越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使人民的自由幸福不断抵达新高度。特别是步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拔穷根、战疫情,化危机、应变局,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在复兴长卷中写下新的绚丽篇章。今昔对比,堪称“奇迹”,那些国破家亡的悲怆、舍生取义的牺牲、矢志不渝的奋斗汇聚成异常宝贵资源,有助于更好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
如果说“巨变”提供了总结历史经验的依据,那么“百年”则提供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高度。众所周知,在中国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没有现成的路子可以照搬,只能靠自己摸索。也正是因此,中华民族近百年的历史脉络错综复杂、起伏跌宕,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很多,倘若没有拉开一定的距离、站在一定的高度,很容易用孤立、片面、曲解的方法观察历史,进而忽略主题主线、主流本质。百年时光的冲刷,让这段历史沉淀更充分、脉络更清晰。如今站在时间的高点上,我们更方便从全局全貌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从领导核心到立场宗旨,从理论指导到道路自信,从战略支撑到力量来源……在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的指导下进行历史经验总结,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的理解。
“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是一项救国、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事业。”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前景光明辽阔,但前路注定不会平坦。“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其根本指向是学以致用。当我们从历史中获得启迪,再去看现实之种种,自然不畏浮云遮望眼,可以更从容地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比如,面对化危为机、危中寻机的时代课题,重温历史即能看出,必须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面对多边主义与单边主义、公平正义与霸权强权碰撞较量,把握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规律就能看到,释放内需潜力、扩大对外开放始终是中国发展不可或缺的驱动力。坚持把学习历史经验、历史规律同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我们党就一定能够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我们对于时间的理解,不是以十年、百年为计,而是以百年、千年为计。”这是一个大党大国的时间观、奋斗观。对历史最好的庆祝,就是创造新的历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善于思考、不懈奋斗,这样的政党,必将永远年轻,必能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