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

检察机关全面推行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

领导干部带头办理疑难复杂信访案

2021年10月22日09:07 | 来源:法治日报
小字号

2019年最高人民检察院提出群众信访“7日内程序回复、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并在全国两会上作出承诺。

两年多来,这份承诺的履行情况如何?

10月2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听取了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作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办理控告申诉案件工作情况的报告。

两年多来,检察机关从健全工作机制、充实信访工作力量、加强信息化建设、强化督导检查、定期开展“回头看”五个方面力推力促、狠抓落实,全面推行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及时回应群众诉求。报告显示,2019年3月至今年8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接收群众信访242.5万件,均在7日内告知“已收到、谁在办”,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率超过90%。

“实践证明,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顺应人民群众急切期盼,有利于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张军说。

信访总量保持在年均100万件左右

检察机关办理的控告申诉案件,主要来源于接收的群众信访。近年来,随着大量矛盾纠纷进入司法领域,检察机关接收群众控告申诉信访情况亦发生明显变化,呈现出信访总量高位运行、重复信访占比高、越级信访问题突出、民事行政申诉大幅上升、网上信访成为重要渠道等特点。

报告显示,2013年党中央部署推进涉法涉诉信访改革,实行诉访分离,原由信访部门接收的涉法涉诉信访转至司法机关,当年检察机关接收信访总量即由2012年的42.6万件激增至83.1万件,之后都保持在年均100万件左右。检察机关接收的信访中,涉法涉诉信访占比不断提高,2019年以来已超过60%,表明人民群众对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诉求更迫切、更集中。

来信来访一直是群众反映诉求的主要方式,但近年来网上信访大幅上升。尤其2019年“12309中国检察网”上线,2020年又开通“检访通”信息系统,群众可通过网站、公众号、手机App等向检察机关反映诉求并查询办理过程和结果。目前,网上信访约占检察机关接收信访总量的10%。受疫情影响,2020年接收网上信访19.5万件,同比上升91.2%,同期接待群众来访30万余人次,同比下降19.1%。

各级检察长包案办理信访案件4.3万件

报告提出,件件回复不是关键,案结事了才是根本。受理信访案件后,就要依法及时审查办理。控告申诉案件大多已程序终了、诉讼结果生效,要化解矛盾、纠正可能存在的错误,工作复杂、难度极大。

司法责任制改革强调入额领导干部带头办案。最高人民检察院要求各级检察院检察长带头办案,应主要办理疑难复杂信访案件,特别针对首办责任落实不力、导致矛盾上行问题,要求首次到基层检察院申诉的信访案件全部由院领导包案办理,尽可能把矛盾化解在首办环节。

2018年1月至今年8月,各级检察院检察长包案办理信访案件4.3万件,化解率超过80%,推动解决了一批“老大难”问题。2020年,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包案18件,全部妥善化解;今年以来包案22件,已化解18件。

报告显示,领导干部带头办理疑难复杂信访案件,不仅带动一个院、一个地区控告申诉案件优质高效办理,更能发现、解决检察监督办案中的深层次问题,更实、更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平正义。

今年1月至8月组织公开听证5036件

检察长带头办理疑难复杂控告申诉信访案件,发挥“头雁”效应,推动信访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但不可否认的是,检察长只能办理众多信访案件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更多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要靠健全办案机制解决。特别是一些信访案件历经多年,深层次矛盾问题累积交织,单靠检察机关力量往往难以根本解决。对此,检察机关创新以听证形式公开审查,既解“法结”又解“心结”。

近年来,最高人民检察院全面推行公开听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律师、村(居)委会代表以及专家学者等担任听证员,就案件事实、法律适用等疑难、争议问题针对性听证,共同释法说理,促依法办理、第三方评判、群众见证等形成合力,让公平正义看得见、听得懂、真实可感。

报告显示,检察机关坚持“应听证、尽听证”,2020年组织控告申诉案件公开听证4272件,是2019年的3.4倍,听证后当场表示息诉息访的占67.6%;今年1月至8月组织公开听证5036件,是去年同期的2.2倍,听证后当场表示息诉息访的占73.4%。

今年以来,最高人民检察院又部署开展常态化“简易公开听证”,组建专门听证员队伍,在接待来访群众的同时,就地组织公开听证,促进信访矛盾在接访时就能及时有效解决。(本报记者 蒲晓磊)

(责编:宋美琪、王珂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