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碑屹立 精神永存
——烈士纪念日致敬缅怀湖湘英烈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00年风雷激荡,无数先烈以坚定不移的信仰、百折不挠的意志、舍生忘死的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前赴后继,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他们不应被忘记,也不会被忘记。
烈士纪念日来临之际,记者前往6位湖湘英烈的故里或生前工作过的地方,寻访他们的英雄故事,在纪念缅怀中铭记历史、不忘初心、勇毅前行。
郭亮:慷慨赴难 后人承其志
【英烈名片】
郭亮,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工运领袖,1901年出生于长沙望城。1922年领导粤汉铁路工人大罢工。1927年“马日事变”后,与柳直荀发动10万农军围攻长沙,同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1928年3月被国民党反动派抓捕,就义时年仅27岁。
【英烈故事】
1922年,由郭亮组织和领导的粤汉铁路三千工人大罢工震撼全国,揭开了湘区第一个工运高潮的序幕。毛泽东赞扬他是“有名的工人运动的组织者”。
1928年3月27日,由于叛徒告密,郭亮在岳阳被捕,随即被押往长沙受审。面对严刑拷打,郭亮留下著名的口供:“开眼尽是共产党人,闭眼没有一个!”
两天后,郭亮被秘密杀害于长沙司门口前坪,年仅27岁。残忍的反动派当局将他的头颅挂在司门口示众3天3晚,又移至他的老家铜官东山寺戏台示众。
“湘江荡荡不尽流,多少血泪多少愁!雪耻需倾洞庭水,爱国岂能怕挂头!”1916年,年仅15岁的郭亮在长沙街头看见被杀害的革命党人的头颅,义愤填膺,咏作此诗。12年后,他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事迹传遍中华大地。
【红色传承】
9月28日,记者走进位于长沙市望城区铜官街道郭亮村的郭亮纪念园,去寻访一段珍藏在这里的红色记忆。
60岁的郭龙辉接待了记者,他是郭亮的侄孙,也是这里的义务讲解员。
行走在园区内,郭龙辉同记者讲述他从爷爷那里听来的故事。讲到郭亮带兵抓郭亮时,他忍俊不禁;讲到郭亮组织粤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时,他慷慨激昂;讲到郭亮被捕、遭反动派当局杀害身首异处时,他面色凝重。
郭龙辉从47岁开始担任纪念园讲解员,到现在已经13年。对他来说,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叔公‘以继余志’的遗言,始终激励着我们这些后人。”郭龙辉说,一代代望城人都在郭亮精神感召下成长、奋斗。
今天的望城,处处都有“郭亮”。烈士幼年读书的东山寺小学更名为“郭亮小学”,他经常发表演讲的东山寺戏台改建为“郭亮亭”,还有郭亮村、郭亮路……在这块红色土地,凝聚着人们对烈士的深厚感情和无限崇敬。
杨开慧:骄杨犹在 且为忠魂舞
【英烈名片】
杨开慧,1901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县清泰乡板仓,1920年冬与毛泽东结婚,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10月,杨开慧被捕,她拒绝退党并坚决反对声明与毛泽东脱离关系,随之被害。
【英烈故事】
1920年冬,杨开慧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湖南第一批团员。同年,她和毛泽东结成革命伴侣。
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杨开慧则带着孩子回到长沙。在白色恐怖之下,杨开慧与上级组织失去联系,依然参与组织和领导了长沙、平江、湘阴等地武装斗争,坚持斗争整整3年。
1930年10月,杨开慧被捕。面对穷凶极恶的国民党长沙警备司令部“铲共队”的威逼利诱和严刑拷打,她坚贞不屈。敌人要她公开宣布与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杨开慧斩钉截铁地回答:“要我与毛泽东脱离关系,除非海枯石烂!”
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英勇就义于浏阳门外识字岭,年仅29岁。
【红色传承】
9月28日,记者驱车来到距离长沙城70多公里外的开慧镇,感受这片红色土地上的传承故事。
从清幽古朴的杨开慧故居出发,沿着麻石阶梯登临而上,记者来到开慧陵园。高高耸立的石碑前,有参观的群众在齐声诵读毛泽东追念杨开慧的词作,“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一词念罢,大家潸然泪下。
英烈忠魂,感动着后人,也影响着后人。
2009年,开慧村经济基础薄弱。从省社科院院长退下来的“厅官”朱有志自请来这儿当“村官”,传承先烈为民初心。12年过去,开慧村面貌已经焕然一新。
今年,9名来自外省的年轻人怀着对杨开慧的崇敬,来到开慧镇创业,开了一家红色旅游文化公司。创始人徐佶说:“为红色旅游注入年轻血液,是一件很酷的事!”
开慧镇党委书记李坤明告诉记者,近年来,开慧镇创作了一批讲述杨开慧等烈士事迹的歌曲、书籍、舞台剧等文艺作品,红色课堂、微宣讲、屋场夜话等主题活动如火如荼,红色已成为这片土地上最耀眼的颜色。
罗盛教:盛名传颂 更有后来人
【英烈名片】
罗盛教,1931年生于新化县一户农民家庭。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因舍身抢救落水朝鲜少年牺牲,被誉为“不朽的国际主义战士”。
【英烈故事】
1952年1月2日,朝鲜石田里村,零下20摄氏度,凛凛北风刺人心骨,4个朝鲜少年在结冰的河面上玩耍。
“崔莹掉下去了!”一声喊叫划破天空。
正在和战友进行手榴弹投掷训练的罗盛教听到呼救,立即冲到河边。虽然听不懂朝鲜语,但少年的手势和破裂的冰面让他明白——有人落水。
冒着刺骨的严寒,罗盛教跳入冰窟。他两次将崔莹托出水面,但都因冰窟周围冰层破裂,又跌入水中。当他用尽最后的气力把崔莹顶出水面时,自己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年仅21岁。
罗盛教牺牲后,朝鲜政府为他修建了纪念碑,时任朝鲜领导人金日成为纪念碑作了题词:“罗盛教烈士的国际主义精神与朝鲜人民永远共存!”
【红色传承】
临近国庆,位于新化县资江河边的罗盛教纪念馆内,前来缅怀罗盛教的人络绎不绝。馆内,一幅幅图片、一行行文字诉说着罗盛教不平凡的一生。
罗盛教短暂的21年人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
沿着烈士的路,涌现出了更多的“罗盛教”。2018年3月23日,新化恒达设计学校的学生王健成和同学在罗盛教纪念馆附近散步,忽然听到河边有人呼救,他们立刻跑过去,看到一名妇女在河水中挣扎,王健成毫不犹豫跃入河中,拼尽全力救起落水妇女。
当时,王健成还只有17岁。有记者问他,是什么力量使他在湍急的河水前义无反顾?他腼腆地说:“旁边就是罗盛教纪念馆,是罗盛教烈士激励了我。”
2019年9月,罗盛教的弟媳、年过七旬的陈纯走进人民大会堂,领取国家授予罗盛教烈士的“最美奋斗者”荣誉奖章。罗盛教牺牲近70年了,祖国与人民永远铭记他。
欧阳海:舍身救人 赞歌永传唱
【英烈名片】
欧阳海,桂阳县人。1959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3年,23岁的欧阳海在衡山车站铁路隘口(现衡东县新塘镇境内)舍身推马救车,挽救了列车和数百名乘客,自己却壮烈牺牲。欧阳海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入选“最美奋斗者”名单。
【英烈故事】
1963年11月18日早晨,白雾茫茫,细雨蒙蒙。
一辆满载旅客的列车由衡阳北上,风驰电掣地向前飞奔。伴随着刺耳的汽笛声,列车驶入了衡山车站铁路隘口峡谷中的一个急转弯。
此时,一队炮兵战士拉着驮炮的战马,正沿着铁路东侧迎面走来,一匹驮着炮架的战马因受惊跨上轨道,火车司机连忙拉下紧急制动阀,惯性却使得千吨重的列车继续向前冲去,一场灾难眼看就要发生了!
千钧一发之际,从部队的行列中猛然冲出一个战士,他奋不顾身地跃上铁路,抢在机车的前面,用尽全身的力气把战马推出轨道之外……
一切重归平静,欧阳海却倒在了无情的车轮下,光荣牺牲,年仅23岁。
【红色传承】
9月29日上午9时,来自衡东县新塘镇芙蓉学校的80多名小学生,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欧阳海烈士纪念碑前,庄严地向烈士敬少先队礼,献上菊花,表达深深的缅怀之情。
今年秋季开学第一课,新塘镇芙蓉学校就开设了红色教育课堂,讲述欧阳海烈士的英雄故事。“课堂上,老师给我们放了电影《欧阳海之歌》,很多同学都流泪了。”五年级1702班的王欣蓓同学说,“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要学习欧阳海烈士舍己救人的高尚品德,好好学习,争做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作为欧阳海烈士牺牲地的教育人,学校注重对学生进行红色教育,尤其注重用身边的英烈故事教育学生。”新塘镇芙蓉学校校长袁锋说,学校每周开设一节红色课堂,引导学生观看《欧阳海之歌》等红色电影,让孩子幼小的心灵接受红色洗礼。
张超:逐梦海天 洞庭忆英雄
【英烈名片】
张超,1986年8月生于湖南岳阳,2004年入伍,生前系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中队长,一级飞行员。他是为我国航母舰载机事业牺牲的第一位英烈,先后被追授为“时代楷模”“逐梦海天的强军先锋”“全军挂像英模”,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英烈故事】
从长春空军航空大学毕业后,张超被分配到“海空卫士”王伟所在的海军航空兵某团。“要干就干最难的,要飞就飞舰载机!”2015年3月,张超以优异成绩被选拔进入舰载机部队,成为中国海军最年轻的舰载战斗机飞行员。
入列后,张超曾先后20多次执行战斗起飞任务,与外军飞机空中较量,飞出了中国军队的自信。他6个月赶上训练进度,13个月完成上舰前93.24%的飞行架次,已符合上舰要求。2016年4月27日,张超在驾驶舰载战斗机进行陆基模拟着舰接地时,突发电传故障。为挽救战机,他放弃4.4秒逃生机会,壮烈牺牲,年仅29岁。
【红色传承】
烈士纪念日将至,位于岳阳市烈士陵园的张超烈士纪念园内,前来缅怀的人们络绎不绝。
“我们的幸福生活是千千万万像张超这样的英雄流血牺牲、英勇奋斗换来的。英雄远去,我们会永远怀念他!”作为英雄张超的家乡人,居民刘波岚每年都参加了社区组织的缅怀活动。
“明天上午我们将举行隆重的烈士纪念日公祭仪式,向张超等英烈敬献花篮,瞻仰默哀。”岳阳市烈士陵园管理中心主任盛孝富介绍,今年3月,张超烈士纪念园建成后,来自全市200多个企事业单位、学校、社会团体的干部群众计2万余人次,分别举行了不同形式的缅怀活动。
“张超叔叔是和平年代的英雄,是我们学习的榜样!”9月29日上午,岳阳楼区广场小学全体师生开展“缅怀,向英雄致敬”主题班会活动,烈士的事迹深深感染和打动了孩子们。岳阳将学习张超英烈精神融入课程“学”、融入活动“讲”、融入实践“做”,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以张超为榜样,努力学习知识,实现人生理想。
黄诗燕:燕过留痕 初心存天地
【英烈名片】
黄诗燕,生前系株洲市政协副主席、炎陵县委书记,他九年如一日奋战在脱贫攻坚主战场,鞠躬尽瘁,带领炎陵县成为湖南省国家级贫困县第一批摘帽的县,2019年11月因公殉职,时年56岁,被追授为“时代楷模”。
【英烈故事】
2011年6月,黄诗燕就任炎陵县委书记。上任不久,黄诗燕就一头扎进贫困村调研,短时间内走遍了全县各乡镇54个贫困村。
一组组数据显示,黄诗燕在任期间,炎陵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2010年相比,炎陵县2019年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2.5倍,经济总量增长2.3倍,财政收入增长3.2倍,城乡居民收入增长2.7倍;炎帝陵景区成功晋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炎陵相继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县城”“全国最美生态旅游示范县”等。
黄诗燕用九年如一日的坚守,像一颗钉子钉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带领老区人民齐心协力脱贫奔小康,拼尽最后力气,用生命兑现“脱贫功成,务必在我”的庄严承诺。
【红色传承】
烈士纪念日临近,炎陵县霞阳镇大源村的村民们又一次自发聚集到村里的“燕归路”,追思黄诗燕。
“农村美了,农民富了,黄书记却永远走了。”许多村民这样缅怀他们心中的“最美扶贫书记”。
“今年的黄桃收成很不错。”炎陵县中村瑶族乡平乐村村民朱圣洪伤感地说,“炎陵黄桃”连年火爆市场,畅销全国并出口阿联酋、新加坡等地,但黄诗燕书记再也看不到了。“黄书记虽然走了,但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斯人已去,精神长存。“黄诗燕书记的精神影响着我,我长大了也要做一名像他一样无私奉献的人。”9月29日,在炎陵县国学亲子诵读会的课堂上,一位同学感慨。
“黄诗燕给我带来了灵魂深处的触动,我深为他的爱民、公道、廉洁所折服。”长郡云龙实验学校校长李衍宏说,下一步要在全校推广学习黄诗燕等英烈的英雄事迹,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激发学生奋发学习的动力,做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杨佳俊 梁可庭 邹娜妮 陈鸿飞 张璇 张咪 通讯员 周健 张和生 宋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