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

陕西宝鸡:一座老工业城市的蝶变

2021年09月17日10:57 | 来源:陕西日报
小字号

位于蔡家坡经开区的陕汽集团商用车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单辆整车下线从6分钟缩短至5分12秒;

首期投资200亿元的正威宝鸡新材料科技城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加班加点,各项工程紧张有序推进;

“一路连三塬、天堑变通途”的省道222宝鸡市区过境线将于年底通车,使蟠龙塬、胜利塬、马家塬之间近100分钟的车程缩短至20分钟……

宝鸡,这座始于民族工业西迁、长于“三线”建设的老工业城市,如今精准聚焦关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设,汇聚合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呈现出令人为之一振的新气象、新活力、新动能。

学党史,增强干事创业动力

欲事立,须是心立。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宝鸡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精心策划,出台了《宝鸡市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建立“党史学习周周讲”平台,开展“每周一次党史课”活动,把史料转化为教材、把现场转化为课堂,让全市党员干部感悟共产党人信仰的笃定、意志的刚强、斗志的昂扬、胸怀的博大、立场的坚定、志向的远大,让红色资源焕发出新时代光芒。

为了让党史学习教育真正入脑入心,宝鸡市抽调相关领导和专家学者组建市委“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宣讲团,持续开展“百场党史宣讲进基层”活动;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党员干部集体学习、理论宣传宣讲和“互联网+学习强国”为主阵地,扎实开展网络宣讲;采用“百姓话”“短实新”形式,通过农村“大喇叭”“板凳会”等在各镇村开展微宣讲1.1万余场次。太白县干部宫军林说:“学习党史,增强了干事创业的动力。我们要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体现在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上,努力作出新贡献。”

宝鸡市各县区各部门坚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智慧,以“查堵点、破难题、转作风、抓落实”活动为抓手,总结推广“三诺两评一通报”工作法,推动为群众办实事制度化、常态化,确定市级层面“办实事”项目383个,涉及投资193.3亿元,确定县区层面第一批“办实事”项目3831个。截至8月下旬,市级层面“办实事”项目完成投资117亿元,投资占比60.5%,落实项目92个;县区落实“办实事”项目1805个,完成占比47.1%。

聚产业,激发经济增长潜力

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是宝鸡市作为老工业基地引以为豪的优势。“一五”和“三线”建设时期,一批“大国重器”先后布局宝鸡。历经多年发展,宝鸡市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钛及钛合金材料两个500亿级产业集群,石油钻采、能源化工、优势装备制造等多个百亿级产业集群。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新阶段,宝鸡面临诸多转型升级的困惑。

城市经济发展靠产业,产业的优势靠链条。作为陕西省唯一入选全国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城市,宝鸡市落实项目“十抓”工作机制,由市级领导牵头成立专项工作组推进“十个区域中心”及重点项目建设,设立产业链链长,并围绕主导产业通盘考量,开展链式招商。

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方面,宝鸡促成陕汽集团牵手中集集团成立中集车辆(陕西)汽车有限公司,实现专用车底盘与上装的高度技术融合,打造西北地区最具规模的专用车和半挂车的数字化、智能化生产基地,为宝鸡专用汽车生产带来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在钛及钛合金材料方面,宝鸡与正威国际集团签订首期投资200亿元的正威宝鸡新材料科技城项目,宝鸡钛产业迎来了研制高端钛材、开拓民品市场、沟通国际市场的新机遇……

今年上半年,宝鸡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5%。“十四五”期间,宝鸡突出产业基础提升和产业链现代化,持续打造千亿优势产业集群,并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和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推进能源化工、纺织服装等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

重民生,彰显城市发展活力

宝鸡市民卓越是一位摄影爱好者,经常来到蟠龙塬,拍摄“一镜映八桥”的独特景观。他说,镜头最能说明变化,镜头里的每一座桥,都记录着宝鸡的发展变化。短短3年,宝鸡市在渭河上新建3座大桥,还有5座正在加紧建设,群众出行越来越便利。

随着西宝高铁、宝兰高铁贯通,宝鸡“两横三纵七辐射”的铁路网已经形成;全市新增高速公路181公里,提前实现县县通高速的目标;宝鸡机场即将开工建设,阳平铁路物流基地建成投用,“覆盖广泛、公铁互补、空地立体、衔接顺畅”的综合立体交通网格局即将形成。

交通的变化是宝鸡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宝鸡市以人民为中心,倾注真情实感,投入真金白银,一条条民生新政“破浪前行”,一件件民生工程“落地生根”。今年以来,全市372所中小学推行“四点半课堂”课后服务,高新凤师实验学校等20多个主城区学校新建、改扩建项目加快建设,209个老旧小区530栋楼开工改造……

为了优化提升群众办事体验,宝鸡从解决企业和群众的心头事、烦心事入手:“一站式”告知单,让群众少跑路;“一枚印章”管审批,以前需要好几天才能办结的事项,如今最快1小时就能完成;市本级85%的行政许可事项实现了集中办理;积极推进“一网通办”,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3%以上。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10年前,福建人王勇锦选择在宝鸡高新区投资创业,如今,他和4个合伙人共同创办的拓普达钛业公司实现年生产总值1.8亿元。王勇锦也早已习惯在宝鸡生活。他说:“10年时间,我已经喜欢上臊子面、擀面皮。企业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宝鸡人的支持。宝鸡是创业者的‘宝地’!”

(本报记者 田锡超)

(责编:王子锋、王珂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