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

走“红”的循化乡村

2021年09月08日14:04 |
小字号

九月的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秋高气爽,瓜果飘香,红花椒咧开了嘴,线辣椒涨红了脸。旅游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秀丽、人文历史厚重是循化的代名词,而最著名的当属依托循化县查汗都斯乡红光村红色教育基地和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共同打造的“红色名片”。

红色文化深入人心

黄河从公伯峡水库倾泻而下,一路向东,浩浩荡荡流经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全国唯一由西路军被俘战士修建的红色村庄——红光村就坐落于大坝脚下的黄河南岸,修建的西路军战士红军庄廓院等遗迹至今还保留着历史原貌。

今年以来,红光村成为了海东市乃至全省有名的“网红景点”,大巴车、小轿车在村间道路上川流不息,慕名前来参观学习的游客络绎不绝。全国人大代表、红光上村党支部书记马乙四夫停下忙碌的脚步说:“今年全党上下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红光村发挥自身阵地优势,为省内外游客提供了学习平台,通过缅怀革命先烈,倾听西路红军故事,感悟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真正让红军精神得以延续和发扬,截至目前,共接待游客2500余批24.5万余人。”

近年来,循化县坚持挖掘、传承、建强、发展独有的西路红军红色文化资源,先后投入5000多万元打造了“五点一体”红色教育实践基地,为开展红色教育搭建了新平台。红光村先后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党支部组织生活共享阵地、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省首个职工红色教育基地和红军书院、海东市首个市级廉政教育基地......红光村肩负着“使命”,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和阵地优势,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传承发扬红色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红色产业带民致富

当前正值辣椒丰收季节,走进清水乡田盖村,人们正在忙着摘辣椒、串辣椒,红红火火的热闹景象映入眼帘。辣椒地里、村道上、农户宅院中被一串串火红的辣椒装点得满满当当,映红了“椒农”的脸庞,鼓满了“椒农”钱袋,乡亲们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

“我种植辣椒有十五年了,每年效益都很好,卖到市场上也能有个好的收入,虽然辛苦些,但是心里美滋滋的!”正在辣椒基地采摘的村民韩乙布笑呵呵地说。

“我们种的线辣椒非常适合做辣椒酱,根本不用愁销路,线辣椒可是我们家的致富宝哩!”在清水乡本土企业天香两椒公司,一串串线辣椒晾晒于木架之上,鲜红如火,分外艳丽。工人们正忙着收辣椒、捡辣椒、生产辣椒酱。公司负责人韩得林一边给辣椒过秤,一边说:“今年,我已经收购了20多吨线辣椒。辣酱还没生产出来,就被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客户预订完了!”

据了解,天香两椒公司自建厂以来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建立线辣椒种植基地,与农户签订线辣椒收销合同,实行高于市场保护价收购,保证了椒农利益,让辣椒种植映红农民的致富路。

红色乡村充满活力

徐步在清水湾的小路上,家家户户别具风情的撒拉族农家院格外吸引人的注意。

依托黄河沿岸的优美风景和撒拉族风情小院,清水乡“木大门农家院”逐渐树立起了当地响当当的美食口碑,成为家喻户晓的金字招牌。

近年来,清水乡党委以“食香村”为枢纽,大力发展以农家乐为龙头的清水湾“红色产业”,进一步促进清水乡全域经济发展、农民致富。

2019年,清水乡石巷村致富带头人韩进强(木大门农家院的负责人)以13万元租金承包了石巷村作为村集体经济的旅游扶贫农家院,如今又开起了第一家分店——石巷坡农家院。据了解,分店的开业不但壮大了石巷村集体经济,还解决了村内7户贫困户的就业问题。

“今年清水乡对撂荒地进行了集中连片种植,种了循化知名的‘两椒’(线辣椒和花椒),我们还计划结合‘英雄湾’的故事,盘活红色旅游资源,打造‘英雄湾’景区,形成‘英雄精神’主题红色旅游、英雄文化主题民俗体验、生态休闲观光、民俗文化美食项目,让游客观英雄湾、吃英雄饭、摘英雄果、住英雄家,领略‘春季拥抱阳光,夏日纳凉避暑,秋天采摘品尝’之愉悦。”清水乡党委书记韩永辉介绍说。

而循化县在“十四五”期间,也将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努力打造黄河上游丹山碧水、浓郁风情、产业鲜明、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和美循化,擦亮“红色名片”,激发乡村发展的新活力。

(本报记者 谭梅 通讯员 韩兴旺)

来源:青海日报

(责编:王子锋、王珂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