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

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载体,贵州铜仁市万山区建起农技“快递员”、服务“代办员”、就业“经纪人”等志愿者服务队伍——

架起“连心桥” 点滴暖人心

2021年04月30日15:42 | 来源:贵州日报
小字号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万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依托已建成的区级文明实践中心、乡镇文明实践所等,推动各类资源整合下沉,为民办实事、解难题,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快递员” 解群众烦恼

时下,正是田间地头春耕忙的时候。

在万山区,有一支身穿红马甲的农技志愿者服务队,行走在各乡镇大棚和产业基地,为群众现场解答疑问和讲解、传授各种技术。

“服务队的到来,为村里240多亩‘大棚+蜜枣+西瓜’立体种植提供了技术保障,大家都很高兴。”万山区高楼坪村党支部书记刘祖清说。

据悉,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载体,万山区创新推出“群众点单、中心接单、站所派单”新模式,整合当地农技人员等,组成农技志愿者服务队,化身为“快递员”,将好政策、好技术、新风尚送到百姓的屋前院后、田间地头。

同时,针对群众农忙、分散等情况,打破传统授课模式,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农家院坝、社区工厂、生产车间等。

此外,围绕乡村振兴、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文化与旅游产业相融合等内容,通过解读政策,分享典型案例,深入基层进行实地调研,搭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孵化平台,助力乡村振兴。今年以来,万山区乡镇已开展各类培训23期,培训党员干部群众2000余人。

“代办员” 补治理短板

“前一个月,我还在为自己办不办残疾证的事情发愁。这不,半个月时间不到,‘代办员’就把残疾证送到我手上,非常感谢!”万山区敖寨乡瓮背村村民吴建香激动地说。

吴建香口中说的“代办员”是万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方便群众办事,在各乡镇(街道)、村(社区)成立的志愿服务队伍。

“给村里的孤、老、病、残等困难人群代办相关事务,让他们不出门就能办成事,是我们‘代办员’的工作日常。”万山区敖寨乡瓮背村村委会委员孙荣丽说,志愿服务队伍是由当地村干、党员和部分群众组成,按照不同行业、服务的内容也不一样。

目前,万山区已有5536人注册成为志愿者,“代办员”已实现乡镇(街道)、村(社区)全覆盖。

为进一步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万山区还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打造便民平台——“万山红”APP,并在该APP上开通政务服务、电商、志愿服务等多个板块。

目前,“万山红”APP共录入425项服务事项,其中56项可以进行网上办理。数据“线上跑”,“代办员”线下服务,真正实现让群众足不出户便可办事,让政务改革实惠落到百姓身上。

“服务员” 暖百姓心窝

村民搬迁进城,解决就业是头号工程。

旺家花园社区作为万山区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目前已入住搬迁群众4332户1.8万余人。

依托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志愿者,万山区成立了一支就业“经纪人”队伍,他们奔走在各社区,把就业岗位精准输送到群众家门口。

通过人岗精准匹配,就业“经纪人”已经成为搬迁群众务工就业主要途径。

“除了有活干这个民生之本,解决精神塑造、融入发展、稳定治理也很关键。”万山区丹都街道旺家社区党总支副书记何英说,为做好志愿服务,旺家社区通过创新探索“代理家长”“代理老师”“代理儿女”志愿服务品牌,切实增强了搬迁群众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

同时,为激发搬迁群众内生动力,万山区文明实践中心还通过组织社区老党员、老军人、先进青年组成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感恩教育、暖心志愿活动、就业指导、文体活动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记者 陶国华)

(责编:宋美琪、闫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