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看見歷史的細節

本報記者  張丹華
2022年03月23日08:2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常天民是土生土長的米脂人,也是一名文學愛好者。2007年,他如願進入了文化系統工作。2019年,接任楊家溝革命紀念館館長。

“在這裡當館長,就不能不弄清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兒’。”常天民說。

為了深入挖掘楊家溝的紅色資源,常天民到各地調研,對黨中央、毛澤東轉戰陝北時期所經過的每個村庄都認認真真走了一遍。“中共中央在陝北1年零5天,轉戰1000多公裡,途經12個縣,38個村庄。我開車從延安市區出發,途經延川、清澗、子洲、綏德,最后回到楊家溝。”常天民說。

之后,常天民又去楊家溝周邊的一些村庄,反反復復走了好幾遍,對照文獻資料,一次又一次探訪高齡老人,從他們的記憶深處挖掘盡可能多的歷史細節,最終形成了1.5萬字的《米脂縣楊家溝紅色資源挖掘的報告》。

楊家溝革命舊址於1978年正式對外開放。目前,楊家溝革命舊址共有可移動文物575件。

“保護好革命文物,是舊址管理者的第一職責。”常天民說。楊家溝革命舊址近年來採取一系列措施,對革命舊址進行日常保護管理,分階段對全部革命舊址進行文物保護修繕,特別是強化日常維護和溫濕度監測,對紙質文物進行密封裝袋保護,對展櫃內的展出文物進行日常維護,有力保証了革命文物的安全。

為了將楊家溝紅色文化所蘊含的價值要義更好地傳播出去,米脂縣2021年5月舉辦了“偉大的戰略轉移——從楊家溝到西柏坡”主題巡展。作為隊長,常天民帶著20余人的小分隊先后在山西省興縣蔡家崖晉綏革命紀念館、河北省阜平縣晉察冀邊區革命紀念館、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紀念館進行主題巡展,向參展人員介紹中共中央在楊家溝期間戰斗和生活的歷史。

楊家溝革命紀念館還有一支“現場教學小分隊”。目前有8名隊員,除了常天民外,還有已經退休的兩名館長、地方的黨史專家以及紀念館的骨干力量。他們積極開展紅色文化進校園、進企業、進社區、進軍營活動,創作了《十二月會議定乾坤》等快板說書,推出黨史學習教育“微黨課”,2019年以來,現場教學2000余場次,集中培訓黨員10萬余人次。

《 人民日報 》( 2022年03月23日 16 版)

(責編:王珂園、劉圓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