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黨史學習教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山東威海:鞏固成果 抖擻精神再出發
本報威海訊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一年來,威海堅持以上率下,用好紅色資源,傾力服務群眾,在黨史學習教育中不斷開拓創新開新局。這一年,332項重點民生項目全部如期完成,“行走的黨史宣講”累計開展9700多場次,474處紅色印跡成為黨史教育“活教材”……全市廣大黨員干部從黨史學習教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踔厲奮發邁上新的趕考之路。
黨史學習教育中,威海以上率下,示范帶動。威海市委連續舉辦3期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讀書班,組織市級領導干部、市管干部和各區市、開發區黨政主要負責同志,集中起來學原文、讀原著、搞研討、談體會。全市各級黨組織用實用好支部集體學習、“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制度形式,創新開展“微講堂”、黨史知識競賽等活動,組織廣大黨員原原本本學、專題系統學,做到人人通讀。威海創新構建“1+5+N”特色宣講矩陣,推出“百姓故事會”“黃金一刻鐘”“送學+宣講”等一批特色宣講品牌活動。
威海把紅色資源持續轉化為教育資源,生動講好紅色故事,精心創作紅色作品,充分發掘紅色典型,帶動黨史學習教育在更大范圍從“活起來”到“火起來”。一年來,威海策劃15條紅色文化教育線路,將474處紅色印跡“穿珠成鏈”,全景式、沉浸式展現全市紅色歷史風貌,吸引全市40多萬名黨員干部和眾多國內游客走進紅色教育場館,在研學游學中接受革命歷史教育和黨性黨風教育。此外,威海綜合運用歌曲、圖書、視頻、舞台劇等形式轉化呈現,集中創作推出報告文學《烈火芳菲》、“乳娘四部曲”等30多部紅色題材文藝作品。
黨史學習教育的成效,直接體現在干部作風上。威海各級各部門結合干部作風大改進行動和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組織聯系群眾“大走訪”、民生難題“大排查”、服務群眾“大提升”,著力解決群眾關心的就業、教育、社保、醫療、養老等問題,努力用干部的“辛苦指數”換來群眾的“幸福指數”和企業的“發展指數”。威海接連舉行三場“學黨史、辦實事”現場推進會,強調“要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服務企業就是服務威海發展”,傳遞出為群眾服務、解決“急難愁盼”的強烈信號﹔接連開展三輪“學典型、促發展”比學趕超活動,篩選確定了149個先進典型,號召全市上下比精神、比作風、比創新、比擔當、比執行力,學典型、爭典型、做典型,營造出比學趕超、奮勇爭先的濃厚氛圍。2021年,威海332項重點民生項目全部如期完成,一大批不精致、不文明、群眾不滿意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9.1萬多件為民實事圓滿完成,讓群眾真正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變化、收獲了實實在在的幸福。
學黨史關鍵在力行,最終體現在開新局上。一年來,威海各級各部門從黨史學習教育中汲取改革創新、敢為人先的智慧力量,奮力爭當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排頭兵。在推動先進制造業發展上,推動七大產業集群、10條優勢產業鏈蓬勃發展,威海順利躋身全國先進制造業百強市﹔在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上,24家世界500強企業布局全市各地,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不斷涌現﹔在創新驅動發展上,以“1+4+N”創新平台體系支撐高質量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產值比重以68.21%的高水平穩居全省第一﹔在海洋經濟轉型發展上,全域打造國際海洋科技城,一年中實施22個重大事項和163個海洋產業重點項目﹔在擴大內需上,打造出國內首條市場化運營非高速旅游公路“千裡山海自駕旅游公路”,還打造了一批群眾歡迎的夜間經濟集聚區和網紅打卡地﹔在深耕日韓、擴大開放上,深化拓展“四港聯動”合作,整合運用政策疊加優勢,打造高能級開放平台載體,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經驗再度被國務院推廣﹔以更深層次改革思維、改革行動、改革制度破解發展瓶頸制約,文登區商事制度改革、高新區“雙創”等改革經驗獲國務院督查激勵,在全省率先推出“威海營商行”服務平台,發展生態持續向好。(記者 彭輝 陶相銀 通訊員 張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