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讓思想政治教育直達人心引發共鳴

於美麗
2022年01月28日10:28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原標題:讓思想政治教育直達人心引發共鳴

思想政治教育是圍繞人做工作的,應該有直達人心、引發共鳴之效。但現實中,思想政治教育入耳入眼易、入腦入心難的問題不同程度地存在,有些教育者道理講得滔滔不絕、頭頭是道,卻說不到受教育者的心坎上。要解決好這個問題,思想政治教育就要講究方式方法,注重在講故事、抓細節、活語言上下功夫,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真理、真情、真實的力量。

用故事感染人。一堂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課,讓人回味無窮、印象深刻的一定是那些生動鮮活的故事。精彩的故事往往可以引起受教育者情感上、精神上的共鳴,能進一步增強受教育者的認同感和同理心。因此,要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就要真正把黨的故事講得有味道更精彩。在百年征程中,我們黨向前邁進的每一步都付出了巨大的犧牲,涌現出一大批英勇犧牲的革命烈士、一大批矢志進取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獻的先進模范,他們的事跡可學可做,他們的精神可追可及,他們的故事真實感人,這些都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最生動的教材。進入新時代,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須堅持守正創新,在從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深入挖掘素材的同時,也要注重從身邊人和身邊事入手,從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中闡述我們黨領導人民取得的偉大成就,從脫貧攻堅、抗震救災、抗洪搶險、抗擊疫情等生動實踐中講述我們黨對初心使命的堅守,從糾治“四風”、懲治腐敗等一系列成果中闡釋我們黨勇於自我革命的勇氣和決心,這樣才能把黨的故事講得更實、講得更透、講得更好,讓黨的創新理論更加有效地“飛入尋常百姓家”。

用細節感動人。細節往往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用真實、獨特的細節感動受教育者。如果總是想著找到一把“萬能鑰匙”,對不同的人說同樣的話,這樣的思想政治教育隻能是“雨過地皮濕”。這就要求教育者不斷提高觀察和判斷事物的能力與水平,善於觀察、善於發現、善於鑒別,既能見人之所見,又能見人所未見,在抓細節中抓住解決思想問題的關鍵。毛澤東同志說過:“我們的眼力不夠,應該借助於望遠鏡和顯微鏡。馬克思主義的方法就是政治上軍事上的望遠鏡和顯微鏡。”練好馬克思主義這個看家本領,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教育者的眼力就能大大增強,就能從細微處入手,使思想政治教育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通過把脈受教育者在思想觀念、行為方式和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的差異,針對不同情況對症下藥,就能在滿足受教育者的個性化需求中,讓思想政治教育受歡迎易接受,增強吸引力和影響力。

用語言打動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門科學,而語言是思政課的載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不講究語言藝術,聽者就可能無動於衷,或口服心不服,甚至產生反感。因此,在教育實踐中,教育者隻有注重語言的通俗化和大眾化,讓語言“活起來”、接地氣,才能更容易為受教育者所理解。在中國革命遭受挫折、黨內部分同志產生思想動搖時,毛澤東同志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說:“它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杆尖頭了的一隻航船,它是立於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於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這樣通俗易懂的語言,形象地描繪了中國革命的光輝前景,增強了紅軍將士誓將革命進行到底的堅定信心。由此可見,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就要言之有“魂”、言之有“情”、言之有“物”、言之有“趣”,朴素中蘊含著大智慧,通俗中揭示大道理,趣味中給人以思考,讓人既有如沐春風、如飲甘露的收獲,又有撥雲見日、豁然開朗的啟發。唯有擺脫“八股文”式的說教,思想政治教育才不會出現“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的情況,才能實現通俗易懂、生動活潑、引人入勝的效果。

(作者單位:內蒙古自治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責編:王珂園、代曉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