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民聲比傾聽民聲更重要
據石榴雲/新疆日報報道,今年,烏魯木齊市將繼續辦好十大民生實事。其中,在實施數字便民服務方面,提出打造12345政務服務熱線“總客服”,通過傾聽民聲,促進便民服務,紓解民生難題,搭建好政府與群眾溝通交流的橋梁。
拓寬“傾聽”渠道,更廣泛深入了解民情,是紓解民生難題的第一步。當前,全國不少地方以各種方式拓寬傾聽民聲的渠道。無論是電視台開設“百姓問政”節目,還是政府網上專辟“留言板”,或者推進12345政務服務熱線平台建設,都為政府部門紓解民生難題提供了條件。而群眾在反映問題之后最期待的是得到回應,是看到解決問題的希望,這就要求職能部門既要認真傾聽民聲,更要用心回應民聲,特別是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解決問題”上,提升“接訴即辦”水平,把“第一時間接收、第一時間轉辦、第一時間聯系群眾、最短時間答復、100%回訪、100%質檢”作為工作要求,貫穿到工作全過程中去。
前不久,一位群眾在“深圳衛健委”微信公眾號上留言求助:產婦在等核酸結果的情況下,能不能被優先安排住院?不到1分鐘,深圳市衛健委就在留言區回復:“電話發我”。短短4個字,讓“深圳衛健委”沖上了微博熱搜第一,全國網民點贊。由此可見,回應民聲比傾聽民聲更重要。
“回應民聲”不僅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能力。在各種熱線平台,常會出現一些問題:面對群眾所問所求,有言不對題、答非所問的﹔有含含糊糊、吞吞吐吐的﹔有“踢皮球”“打太極”的。此外,一些制式答復,雖煞有介事,但一看就不帶誠意不帶溫度。這些似有實無的“回應”,實際是推卸責任,也是能力缺失的體現,會對政府公信力造成損害,更會對政府與群眾關系造成不良影響。所以,通過12345政務服務熱線等渠道開展便民服務,需要在“辦”字上用力,把解決民生難題做實做細做到群眾心坎裡,這樣的“回應”才是群眾想要的答復,才會讓群眾滿意。
回應民聲要“快”也要“好”。高效率、辦結率、滿意率是回應民聲的指標,更是便民服務對“質”的追求和體現。“又快又好”不單單依靠便民服務熱線快速“接通”,更需要相關部門在接收、轉辦、解決、反饋環節,環環相扣、協同發力、整體推進。2021年,自治區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體系正式運行,該平台對接14個地州市的12345熱線,歸並了32條政務便民熱線,形成“1+14+N”的政務服務便民熱線體系。隻有通過體系不斷完善,才能不斷促進解決民生難題工作有效運轉、良性循環,高效率推進便民服務邁上新台階。
民生考卷裡,有小難題也有大難題,有判斷題也有問答題。民之所問所求,需要認真傾聽,更需要認真“回答”、全力解決。也隻有這樣,才能發揮“熱線”通民情、聚民心的連心橋作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