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檢察機關不斷提升法律監督質效(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

本報記者  張  璁
2022年01月14日08:3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到2021年底,“司法工作人員職務犯罪偵查百日攻堅”行動收官。行動期間,全國檢察機關加大力度,共立案偵查司法工作人員相關職務犯罪案件999件1285人,同比分別上升28.6%和24.5%,其中查處涉嫌徇私舞弊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犯罪案件人數是2020年同期的4.26倍。

磨礪法律監督之劍,是檢察機關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法治新期待新要求的迫切需要。2021年,黨中央專門印發《中共中央關於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的意見》,其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加強檢察工作的綱領性文件,引領著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大步向前、不斷邁上新台階。

利劍出鞘,守護社會和諧安寧

最高檢駐中國証監會檢察室成立不久,充分發揮“駐”的優勢,最高檢聯合中國証監會、公安部開展打擊証券違法犯罪專項執法行動,集中查辦19起重大典型案件﹔新型開設賭場犯罪呈高發態勢,對涉境外、犯罪集團、跨地區辦理的重點案件,全國檢察機關發揮檢察一體化優勢,將涉及16個省級地區的14起開設賭場系列案件挂牌督辦﹔除了對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堅持“零容忍”態度,最高檢還決定自2021年6月1日起在涉未成年人案件辦理中全面推行“督促監護令”,並會同有關部門全面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工作……

充分發揮法律監督職能作用,檢察機關聚焦影響國家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的突出問題,推動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

近年來,隨著我國寄遞行業的快速發展,利用寄遞渠道實施販運毒品等違法犯罪呈現上升態勢。2021年10月20日,最高檢向國家郵政局發出了“七號檢察建議”,同時抄送交通運輸部、商務部等12個有關部門,推動強化安全監管,堵塞管理漏洞,促進寄遞行業健康持續發展。

檢察建議是法律監督中積極延伸司法辦案效果的一手“妙棋”。“四號檢察建議”保障的是群眾“腳底下的安全”,檢察機關推動建立健全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相銜接機制,強化立案監督,涉窨井蓋刑事犯罪打擊力度明顯加大。為落實“六號檢察建議”,檢察機關會同有關部門打擊整治網絡黑灰產業鏈,深入推進“斷卡”專項行動,加大對職業“販卡”和行業“內鬼”的懲治力度,重點打擊向老年人、在校學生等特殊群體非法收購手機卡、銀行卡的行為。

當寬則寬、當嚴則嚴、寬嚴相濟。不久前,最高檢發布首批5起檢察機關貫徹“少捕慎訴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典型案例,教育引導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悔過自新。近年來,隨著“少捕慎訴慎押”司法理念日益發揮指導作用,其在刑事辦案實踐中收到了積極效果,對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強化人權司法保障、節約執法司法資源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監督發力,聚焦群眾急難愁盼

甌江是浙江第二大河流,但在流經浙江溫州鹿城區庄岩村時,岸線上卻有一處地方因生活垃圾隨意堆放、露天焚燒、工業垃圾偷倒、建筑渣土偷倒入江等問題,嚴重污染甌江流域環境。對此,鹿城區人民檢察院聚焦固廢污染頑疾,對行政機關移送的公益損害民事線索全面審查,對共同違法者提起民事公益訴訟。同時,對相關怠於履行固廢監管職責情形,檢察機關還通過訴前檢察建議、圓桌會議、公開聽証,督促有關行政機關依法、完全履職。

2021年9月,這起案例入選為最高檢發布的“公益訴訟守護美好生活”專項監督活動典型案例。從保護飲用水源到治理固廢問題,從整治農用物資廢棄物污染到守衛“舌尖上的安全”,這項自2020年7月起開展的為期三年的專項監督活動,為人民美好生活不斷貢獻著公益檢察力量。

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是法律監督需要集中發力的關鍵點。

保障勞動者及時拿到足額工資,是關系基本民生的大事。全國檢察機關充分履行法律監督職能,依法懲治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2021年1至11月,全國檢察機關共受理審查起訴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案件2813件3243人,同比分別上升12.3%和12%,通過辦案追繳欠薪約1.68億元。

解決行政案件“程序空轉”等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必須加強行政檢察監督,促進案結事了政和。2021年9月1日,修訂后的《人民檢察院行政訴訟監督規則》正式實施,將精准監督、“穿透式”監督等理念要求貫穿其中,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對行政檢察工作的新需求,依法保障當事人申請監督的權利。

長期以來,檢察機關通過民事支持起訴制度,為尋求訴訟救濟的特殊群體提供無償法律幫助。2021年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受理民事支持起訴案件41966件,同比上升87.9%,有力保障了特殊群體合法權益,彰顯了我國司法制度優勢和人文關懷,促進實現了實質意義上的訴權平等。

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和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檢察機關深入開展“檢察為民辦實事”實踐活動,最高檢研究確定39項為民、便民、利民、惠民的重點任務,以實際行動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司法理念。

提高實效,把牢司法公正防線

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是檢察工作永恆不變的價值追求。

讓監督更實——

如何杜絕“紙面服刑”“提錢出獄”等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巡回檢察正是斬除違法違規“減假暫”頑瘴痼疾的一柄利劍。自2018年5月最高檢部署開展監獄巡回檢察改革試點,到2021年12月最高檢印發《人民檢察院巡回檢察工作規定》,如今的監獄、看守所巡回檢察工作邁入了規范化、高質量發展的軌道。

據統計,截至2021年10月,全國檢察機關共開展監獄巡回檢察3856次,通過常規、專門、機動和交叉巡回檢察以及“回頭看”,共發現監獄問題30253個,發現職務犯罪案件線索682個,發現派駐檢察存在的問題1062個,“大牆內的公平正義”得到更好維護。

讓監督更准——

檢察機關通過對相關數據的對比分析,發現相關人員利用刑罰執行與強制隔離戒毒執行銜接漏洞逃避戒毒等犯罪線索,立案偵查7人,追回逃避戒毒的人員60余名。把大數據挖掘應用融入辦案,如今已成為撬動法律監督質效提升的有力杠杆。

2021年,檢察業務應用系統2.0在全國檢察機關全面部署應用,不僅通過提供更多、更精准的辦案輔助讓檢察官“眼明手快”,而且進一步打破“數據壁壘”,實現與政法平台、行政執法平台對接,通過辦理過程的網上“留痕”,加強了對執法司法工作的監督。

讓監督更透明——

對重大爭議或影響性案件,檢察機關創新以聽証形式公開審查,堅持“應聽証盡聽証”,讓當事人把事說清、聽証員把理辨明、檢察官把法講透,以看得見、聽得懂的方式,既解“法結”又解“心結”。

檢察聽証,以公開促公正贏公信。2020年至2021年4月,全國四級檢察院共對4.5萬件存在爭議、有重大社會影響的案件組織了聽証會。截至2021年6月,全國97%的市級院和基層院都已經組織召開了檢察聽証會,北京、天津、上海、安徽、福建等21個省份實現了檢察聽証工作三級院全覆蓋。

如今,檢察機關以高度政治自覺、法治自覺、檢察自覺,依法履行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訴訟等檢察職能,以更有力的法律監督,助力書寫法治中國新篇章。

《 人民日報 》( 2022年01月14日 06 版)

(責編:宋美琪、王珂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