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可逆轉的四重邏輯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全面回顧黨的百年發展歷程,全會總結的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揭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可逆轉的深刻邏輯,映照著民族復興的光明前景。這為我們以歷史遠觀未來提供了邏輯進路,為我們做出歷史判斷提供了客觀基礎,為我們在未來繼續成功提供了歷史依據。
開辟了民族復興的正確道路
道路決定命運。對於一個國家和民族來說,找對正確的道路是實現民族復興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近代以來,面對民族危亡,不少仁人志士對救亡圖存道路進行過不同探索,但都以失敗告終。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后,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共產黨人,將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帶領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成就,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了根本社會條件。新中國成立后,面臨著建設和發展的艱巨任務,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中國人民歷經千辛萬苦,找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條道路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跡,實踐已經証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適合中國國情的民族復興必由之路。
找到一條適合民族復興的道路不容易,堅守正確的道路更加不容易。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持續解答的時代課題。對此,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已經給出了明確答案,隻要我們沿著這條道路堅定不移走下去,並根據實踐的發展不斷完善和拓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前景就可望可及。
積累了民族復興的豐厚物質
民族復興首先表現在物質財富的巨大豐富。新中國成立之后,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國家建設,經過七十多年的接續奮斗,中國現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我國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人民生活進入全面小康。當前,中國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物質財富的積累正在由量的增加向質的飛躍加速轉變,國家正朝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邁進,人民正奔向更加美好的生活,這不僅是國家強盛的前奏,也昭示著民族復興的美好未來。
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與已取得的經濟發展成就相比,人們往往忽視人本身就是最大的物質力量。中國的最大財富是人,是十四億多人民的大團結,這是一股不可戰勝的物質力量,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最大底氣。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也是大好江山的創造者,中國共產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體中華兒女緊緊團結在黨的周圍,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不斷為美好生活而奮斗,凝聚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礡偉力。
培育了民族復興的精神特質
近代以來,伴隨帝國主義的入侵,在帝國主義的堅船利炮面前,中國人不僅受到物質上的剝削,民族精神同樣備受打擊。振奮民族精神成為救國新民的核心訴求,成為無數愛國仁人志士孜孜以求的目標,成為民族復興的重要標志。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揚,在百年奮斗歷程中,中國共產黨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構建起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引領熔鑄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的覺醒,使中國人從精神上由被動轉為主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個民族才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人民大力弘揚“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和“偉大夢想精神”,“四個自信”深入人心,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與日俱增。民族復興的過程不可能一帆風順,尤其需要敢於斗爭、敢於勝利的精神力量。中國人民在精神上的主動必將為民族復興偉大進程注入不竭動力。
建立了民族復興的制度體系
制度是管根本、管長遠的,具有全局性和穩定性,因而系統成熟的制度能夠為民族復興保駕護航。中國共產黨以制度謀復興,不斷在實踐中推進制度創新。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領導了社會主義革命,在中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為民族復興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把建立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作為制度建設的主軸,經過四十多年的持續建設,逐步構建起了比較成熟和定型的制度體系。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作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重大任務,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專題研究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問題,構建起了以黨的領導制度為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障。
恩格斯的歷史合力論認為,歷史結果是由無數互相交錯的力量、無數個力的平行四邊形,產生出一個合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同樣是歷史合力作用的結果,而道路、物質、精神、制度構成了“力的平行四邊形”的四個頂點。隻要我們堅持“第一個百年”所取得的成功經驗,延續“第一個百年”歷史作用力的平衡,不斷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就必然勢不可擋、不可逆轉。
(作者單位:四川省社科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