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增加歷史自信 增進團結統一 增強斗爭精神

吳桂韓
2022年01月10日09:54 | 來源:江西日報
小字號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黨史學習教育專題民主生活會上鮮明指出:“今年,黨中央決定在全黨全社會開展黨史總結、學習、教育、宣傳,強調全黨要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就是為了增加歷史自信、增進團結統一、增強斗爭精神。”這一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在黨的百年華誕之際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意義和根本目的,也指明了走好新的趕考之路必須堅持的重要經驗和原則要求。在新的征程上,我們要在堅定歷史自信的基礎上凝聚團結奮進的強大力量,以頑強的斗爭精神有效應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不斷奪取新的偉大勝利。

增加歷史自信必須以正確的黨史觀認知歷史、堅定“四個自信”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認知是歷史自信的重要基礎。”隻有正確認識歷史,才能更好地把握現實、走向未來。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堅持大歷史觀,從中華民族發展史、科學社會主義發展史、人類社會發展史的高度,審視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史,深刻闡明了中國共產黨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的內在關系,深刻闡明了中國共產黨對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重大貢獻。這就從理論和實踐、歷史和現實、世界和中國相貫通的多重維度,為我們正確認識“中國共產黨從哪裡來、往哪裡去”這個基本命題、“中國共產黨是什麼、要干什麼”這個根本問題以及正確認識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提供了科學的認識論和方法論指引。 堅持正確黨史觀,必須堅持從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科學社會主義500多年的發展史的宏大視野,正確看待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歷史背景、偉大成就、重大貢獻,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百年來在理論上所實現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次飛躍”和在實踐上所創造的“四個偉大成就”,從而深刻認識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堅持用唯物史觀來認識歷史,正確看待中國共產黨歷史進程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分清主流和支流,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發揚經驗,吸取教訓,從而在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堅定歷史自信、掌握歷史主動的基礎上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

在新的偉大征程上,我們必須堅持正確歷史認知、增加歷史自信,正確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在改革開放40多年的偉大實踐中走出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多年的持續探索中走出來的,是在對近代以來180多年中華民族發展歷程的深刻總結中走出來的,是在對中華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出來的,從正反兩方面歷史經驗教訓中清醒認識到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是十分不易的,必須倍加珍惜、堅定不移,在道路自信上始終保持強大的戰略定力﹔正確認識馬克思主義是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理論創造,是指導黨和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是立於時代前沿、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必須始終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境界﹔正確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僅代表著人類進步的方向,而且代表著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國之治”的根本支撐和強大優勢,是實現人民當家作主和對美好生活向往的根本保障,必須在堅定制度自信的基礎上推動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正確認識我們黨和人民在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所培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特別是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精神譜系,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不僅使中國人民從精神上由被動轉為主動,實現了中國人民精神世界的解放,而且是中國人民戰勝艱難困苦、奪取偉大勝利的強大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

增進團結統一必須用黨的歷史經驗和創新理論統一思想和行動、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豐富的營養劑。恩格斯指出:“歷史就是我們的一切。”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所積累的歷史經驗和所創造的科學理論,是全黨全國人民團結一致向前看、不斷開辟光明前景的基石和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團結統一是黨的生命,善於在總結歷史中統一思想、統一行動,是我們黨的成功經驗。”百年來,我們黨十分重視總結黨的歷史、創新黨的理論,這是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不斷前進的重要優勢。從1945年的《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到1981年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再到2021年的《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都是在重大歷史關頭對黨的歷史經驗進行系統總結,從而確保了全黨步調一致,推動了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不斷向前推進。

歷史表明,總結歷史經驗和規律的過程,也是實現理論創造和升華的過程。黨的每次歷史經驗的總結,都對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現全黨統一思想作出了重大貢獻。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用“十個明確”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行了系統概括,把“兩個確立”寫入《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對於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偉大勝利具有重大意義。

在新的偉大征程上,我們必須堅持以史為鑒、開創未來,深刻認識三個歷史決議的重大意義,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統一思想、統一行動,以維護政治上的團結統一為根本,在自覺踐行“兩個維護”中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切實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好,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增強斗爭精神必須總結運用好黨積累的偉大斗爭經驗、提高同各種風險挑戰作斗爭的強大定力和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產生和發展、社會主義國家誕生和發展的歷程充滿著斗爭的艱辛。”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在應對各種困難和考驗中成長壯大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也是一個善於在總結經驗、汲取教訓中前進發展的馬克思主義政黨。 在黨成立之初,由於黨的思想理論准備不夠、對中國國情缺乏正確認識,再加上共產國際的一些錯誤指導,黨內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比較嚴重,導致黨在革命斗爭實踐中走過彎路、遭受了嚴重挫折。經過勝利與失敗的洗禮和淬煉,中國共產黨對中國革命基本問題的認識逐漸走向深刻正確。毛澤東思想正是在同各種錯誤思想的斗爭中,經過實踐檢驗和反復比較,而成為黨和人民的自覺選擇。新中國成立以后,以毛澤東同志的《論十大關系》和黨的八大召開為標志,中國共產黨人開始以蘇聯為鑒戒,努力實現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具體實際的第二次結合,探索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但這畢竟是一項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其間也歷經艱辛和坎坷,既積累了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經驗,也發生了嚴重失誤。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們黨深刻總結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經驗,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由此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並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形成了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在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以堅定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氣,攻堅克難、銳意進取,開辟了治國理政新境界,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

在百年奮斗歷程中,我們黨為了擔負歷史使命,歷經艱難曲折,付出巨大犧牲。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們黨成功應對了大革命失敗的考驗、第五次反“圍剿”失利的考驗、日軍侵華導致民族危亡的考驗、抗日戰爭勝利后復雜局面的考驗。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們黨成功應對了國際敵對勢力對我國進行封鎖的考驗、新中國成立之初一貧如洗、百廢待興和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考驗、從“文化大革命”嚴重挫折中走出來的考驗、國內政治風波和蘇東劇變的考驗,成功戰勝了1998年的特大洪水、2003年的非典疫情、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2020年以來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考驗,還應對了來自國際風浪中出現的各種風險和考驗。事實表明,百年來,中國共產黨是在斗爭中誕生、在斗爭中發展、在斗爭中壯大的。

在新的偉大征程上,我們必須總結運用好黨積累的偉大斗爭經驗,堅持增強憂患意識和保持戰略定力相統一,堅持戰略判斷和戰術決斷相統一,堅持斗爭過程和斗爭實效相統一,發揚斗爭精神,掌握斗爭策略,練就斗爭本領,積極做好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思想准備和工作准備,保持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大無畏氣概,有效應對前進道路上各種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航船劈波斬浪、一往無前。

(作者系中央統戰部研究室副處長、副教授)

(責編:王子鋒、宋美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