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兩個相結合”看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特質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鮮明指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繼續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從“一個相結合”到“兩個相結合”,既是對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程的根本歷史經驗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思想內涵的科學總結,也是在新百年繼續堅持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本質要求。
回望百年歷史,中國共產黨始終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誕生於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時代背景之下,中國共產黨人深刻理解了列寧“覺悟的無產者也隻能走民族的道路,因為他們的國家還沒有形成為民族國家”論斷的內涵,將1840年以來中華民族追求民族復興的歷史潮流和世界社會主義的時代潮流結合在一起,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僅成為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也成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善於學習,勇擔使命,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流砥柱。
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學習型政黨。馬克思列寧主義經典作家們一向主張向過往一切人類優秀文明成果學習,汲取改造舊社會制度、建立人類未來新文明的養分。中國共產黨人在一百年的奮斗歷程中,始終保持著對學習的持久熱情,從而保持著對於現實問題的高度敏感和自我完善的充沛動力。1938年,毛澤東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作題為《論新階段》的政治報告,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命題。在報告中,毛澤東辟專節談“學習”。毛澤東一方面號召全黨要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當成革命的科學來學習”,“不但應當了解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他們研究廣泛的真實生活和革命經驗所得出的關於一般規律的結論,而且應當學習他們觀察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立場和方法”﹔另一方面號召全黨“學習我們的歷史遺產,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給以批判的總結”,指出:“我們這個民族有數千年的歷史,有它的特點,有它的許多珍貴品。對於這些,我們還是小學生。今天的中國是歷史的中國的一個發展﹔我們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主義者,我們不應當割斷歷史。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承繼這一份珍貴的遺產。”可以說,中國共產黨的學習品格與特質,既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先鋒隊本質的體現,也是中華文明數千年政教文化傳統的弘揚。以“學習”為基礎的黨的建設,既是作為中國革命與建設的領導核心的政治主體建設,也是作為延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血脈的文明主體建設。
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使命型政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革命導師們都以解放全人類作為自己畢生奮斗的職志。馬克思明確表達了為全人類解放事業而奉獻、犧牲的志向:“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而工作的職業,那麼,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作出的犧牲……”中華文明在其數千年的傳承流變中,鍛造出了以儒家士君子“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泰伯》)精神為主體的志士仁人團體。“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張載《橫渠語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苟利國家生死以,豈以禍福避趨之”(林則徐《赴戍登程口佔示家人二首》),這些千古名句所蘊含的天地境界、家國意識、擔當情懷、犧牲精神,早已深深浸潤入中華文明的精神意識。一代又一代身系中華文明與家國命脈的志士仁人既是文明的傳承者,也是政治的擔當者。他們來自人民,又具有一般群眾沒有的先進性。他們在朝美政,在野美俗,在時代巨變時與時損益。站著人類文明演進的歷史制高點上回望,中華文明遭受了多次重大危機與挑戰,其中任何一次都足以切斷其他任何文明、國家的命脈,但是中華文明總能一次次頑強地重新站立起來,中國還是中國。
中國共產黨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特質有機結合在一起,成了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使命型政黨。中國共產黨既是領導黨和國家機構體系的執政力量,也是扎根社會、服務民眾的社會力量。中國共產黨既是推動社會革命的創新性政黨,也是堅持自我革命的學習型政黨。中國共產黨既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信仰者,也是中華文明的傳承者。中國共產黨所致力奮斗的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既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所設想的東方社會現代化道路,也是古老中華文明在當代世界的偉大復興。
(作者系中央社院中華文化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