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擔化育使命 承報國之志

——北京化工大學深挖育人資源推進黨史學習教育

2021年12月28日08:38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63年前,北京化工大學肩負國家“培養尖端科學技術發展所需的高級化工技術人才”的使命,站在工業科學的前沿,開啟自己建校辦學、培養人才的科教報國之路。一代代北化人將報國的無私情懷和追求卓越的奮斗精神愈積愈厚、愈刻愈深,積蘊出“宏德博學,化育天工”的學校氣質。從我國第一代航天運載火箭燃料催化劑到神舟號宇宙飛船燒蝕材料灌注槍,從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卷彩色電影膠片到變廢為寶的酶法合成生物柴油工藝……北化先輩們的擔當立精神、與時代共奔流的紅色科研故事,至今仍在校園裡演繹傳唱。

在黨史學習教育中,這些感人的校史故事被匯編成了鮮活的學習教材,成為每一位北化人的“必修課”,引領師生在紅色校史、百年黨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黨史學習教育總結會議近日在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這為我們進一步總結好、鞏固好、拓展好黨史學習教育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要不斷鞏固拓展學校黨史學習教育成果,探索建立常態化、長效化制度機制的實踐路徑,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牢牢把握后繼有人這個根本大計,更好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北京化工大學黨委書記劉貴芹在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習研討時表示。

深學 擦亮底色,賡續紅色血脈

“雖跨越半個多世紀,但那段歷史和前輩們的赤子深情依然深深感染著我,我們青年黨員更應該弘揚好新時代科學家精神,胸中有國、心中有民……”在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內,北京化工大學青年學者、留學歸國青年教師張一飛駐足凝視著“克利夫蘭總統號”甲板上的照片。

張一飛表示,這次現場研學是一次精神和信仰的洗禮,曾在異國他鄉求學的經歷,更能讓他體會到身為中國人的驕傲和自豪。

學校堅持把“悟思想”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重中之重,構建“自學、領學、導學、講學、踐學”為一體的學習體系﹔開設“黨史大講堂”,邀請黨史學習教育中央宣講團成員李捷、吳德剛等專家作專題輔導報告。

近日,北京化工大學第二期青年學者“紅色引擎”工程正式啟動。這期“紅色引擎”以黨史學習教育為主線,以青年學者和留學歸國教師黨員為主體,學校充分發揮留學歸國教師黨員的獨特優勢,用他們的親身經歷和實地感受,通過國際國內的現實對比,引導青年學生在攻克關鍵核心技術瓶頸問題、解決“卡脖子”科學技術難題過程中,高揚愛國旗幟,擦亮愛國底色,接力精神火炬,奮進嶄新征程。

每個周五的清晨,北京化工大學昌平校區柳湖畔的靜心亭內都會如約傳來琅琅讀書聲:“陳望道在潛心翻譯《共產黨宣言》時,把粽子蘸著墨汁吃掉卻渾然不知……”第二期“柳湖讀史”的主講人李卓霏正深情朗讀“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故事,亭內清風徐徐,同學們聽得更是津津有味。

“‘柳湖讀史’以晨讀的形式把青年人會聚在一起,讓大家在學習百年黨史的同時,養成良好作息習慣,已有近千名同學參與。”北京化工大學黨委副書記宋來新介紹,“柳湖讀史”是由學生自主策劃的,它將青年人的學習日常與黨史學習教育有機結合起來,精彩片段還能以短視頻形式發布、分享,實現了現場學和線上學的有機統一。

如何讓黨史學習教育深度融入思政課教學,讓黨史學習真正入腦入心入行?北京化工大學創新教學模式,探索“黨史話劇舞台”互動體驗式教學模式,教師主講理論框架、學生運用“翻轉課堂”,思政課堂變身“話劇舞台”,讓學生既親耳聽又親身演,既講史實又抒情懷。

“湘江戰役中,被敵人俘虜后,躺在擔架上的陳樹湘乘敵不備從腹部傷口中掏出腸子絞斷,壯烈犧牲……”講到這裡,教室裡鴉雀無聲,隻有講述人劉雨菲的哽咽聲。教學督導組張美麟老師在這堂“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的聽課記錄裡寫下:“環顧課堂,教室裡所有同學都在認真地聽,沒有一位看手機。”

北京化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於文博認為,融入黨史故事演繹的“舞台化”思政課堂上,學生既是演員也是觀眾,既是受教者也是施教者,“這實現了思政課教學和黨史學習教育‘1+1>2’的疊加育人效應”。

化育 融入特色,矢志立德樹人

“北京化工大學籌建者之一趙君陶先生曾說,我們要建的不是房子,而是一所有好風氣、好精神的大學……”2021年教師節,北京化工大學校長譚天偉做客央視《百家講壇》“我們的大學”特別節目,深情講述了一代代北化人愛黨愛國的情懷、報國強國的擔當。

“我們以化工為名、因化工而生、為化工而興,作為與新中國成長相伴的高等學府,血管裡始終流淌著愛黨愛國的紅色血脈。因此,我們要把學黨史和學校史有機結合起來,在北化人科技報國、化工強國的使命擔當和潤物無聲、教化育人的生動實踐中激發信仰、收獲成長、汲取力量,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劉貴芹在為新生講授的專題思政課中這樣講道。

學校校史館中靜靜陳列著一件珍貴的展品——1958年由鄧小平同志親自簽發的建校文件。它既是“化育初心”故事集的“扉頁”,也是北化人勇擔使命、在國家發展建設的大勢洪流中精心育人的歷史見証。

2021年“七一”前夕,北京化工大學又一部原創校史題材話劇《化碳為纖》成功首演。“他們離我們並不遙遠,他們就在我們身邊。”舞台上的“科學家”周達化望著幕布上投射出的這句台詞,“兩鬢斑白”的他和台下的觀眾都已眼含熱淚。

這部話劇講述了北化碳纖維科研團隊數十年如一日“寧願黑發變白,也要化碳為纖”的感人事跡。落幕后,現場的掌聲和歡呼聲經久不息。觀眾動情地說:“每個人都是碳原子,想要化碳為纖,我們后來人任重而道遠。”

“讓身邊人演繹身邊事,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是北京化工大學立足學科特色和專業優勢探索出的一條黨史學習教育新路徑。師生親自採訪、親筆創作、親身演繹,將默默奉獻的科研工作者“請上台來”,把鮮為人知的科研故事放到“聚光燈下”,用真情實感“注釋”定理公式,激發起廣大師生勇擔強國使命、奮發有為推動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豪情壯志。

堅持以史育人、以文化人、以情感人,學校推出的《侯德榜》《歸期》《化碳為纖》等系列校史題材原創話劇先后在校內外公演百余場,已經成為深受師生歡迎、化工味兒十足、正能量充沛的紅色校史話劇育人品牌。

“這部分展示的是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戰士在科研人員的幫助下改進炸藥制作工藝,把普通地雷變成‘一動就炸,不動也炸’的‘化學雷’,讓日軍防不勝防、聞風喪膽的歷史故事。”中國化工博物館學生講解員、北京化工大學本科生馮頌雅向游客介紹道。在黨史學習教育期間,很多像馮頌雅一樣的北京化工大學師生走出校門、走進社區、走進工廠,用親身經歷和生動案例向公眾講述中國化工史中的黨史故事、化工人的故事、化工強國的故事。

篤行 提升成色,服務“國之大者”

“棉花田旁邊的這片棗林用的就是咱們的保水劑和肥料增效劑,您看這紅棗的個頭多大,嘗一口真是甜到心裡去。”新疆阿拉爾市八團塔門鎮的村民正激動地通過視頻聊天向遠在千裡之外的北京化工大學校長譚天偉及團隊成員展示自家棗林今年的收成。

透過手機屏幕,譚天偉看到,如雪海般的棉花田旁,點綴著一棵棵碩果累累的紅棗樹,紅與白之間映襯出一張張洋溢著豐收喜悅的笑臉。他說:“村民們的日子明顯一年比一年紅火了,我們也跟著高興。科研人就是要服務人民,就是要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北京化工大學把“為脫貧地區解難題、辦實事”作為科技幫扶中心工作,不斷在解民憂、紓民困、暖民心上下功夫,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真正讓北化的科研成果惠及脫貧地區人民,讓科技力量參與奉獻祖國、服務人民的生動實踐。

成立先進技術與裝備研究院、組建北化中國工業碳中和研究院、“綠色化學化工及材料”學科群建設……國之所需,校之所重,大力發展“綠色化工”“美麗化工”已寫進學校發展規劃,成為學校服務“國之大者”和首都“四個中心”建設,開創發展新局的“綠色動能”。

“病毒溯源特別是通過中間宿主進行病毒溯源,這是個很艱難的科學問題,還是要秉持科學的態度。”作為一名多次直面病毒的老將,北京化工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冠病毒溯源聯合研究專家組動物與環境學組中方組長童貽剛出席專家組發布會並現場回答各國記者提問。

科技戰“疫”期間,他帶領團隊沖鋒在前,夜以繼日開展病毒溯源、藥物篩選、環境監測,詮釋了敢與病毒短兵相接的“北化力度”。在今年北京化工大學“兩優一先”表彰大會上,童貽剛堅定地說:“高校科研工作就是要堅持‘四個面向’,國家和人民的需要就是我們科研攻關的方向,特別是黨員科研工作者,更應該沖鋒在前。”(本報記者 靳曉燕 本報通訊員 劉一君)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