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構筑精神高地 培育時代新人

——西北工業大學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續寫人才培養新篇章

2021年12月27日08:44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構筑精神高地 培育時代新人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西北工業大學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學思踐悟、勇毅前行,不斷推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質量發展,鼓舞青年學子立報國之志、擔時代重任。

西北工業大學黨委書記張煒表示:“我們要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把黨史學習教育貫穿於學生價值塑造全過程,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黨史觀,為書寫新時代的人才培養‘西工大現象’新篇章積蓄力量。”

讓黨史教育“活起來”

“上完第一節‘中共黨史’課,我就像是走進一片新天地,使我豁然開朗、愈發體會到學習黨史的重要性,對於‘以史為鑒’四個字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作為青年學生,我也進一步明確了自己的人生追求。”談到自己上的“中共黨史”課程,西北工業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大三學生梁馨雨說。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在人才培養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西北工業大學充分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面向全校學生開設了“中共黨史”“改革開放史”“新中國史”“社會主義發展史”課程,並將其列為選擇性必修課程,確保學生至少從“四史”中選修一門課程。

講授“中共黨史”課程的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趙海霞說:“讓黨史學習進入思政課堂,能夠更好地引導青年學生從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增進對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的理解和認識。”

為提升黨史課程的教學質量,西北工業大學思政課教師通過集體備課,圍繞黨史教學中的難點重點分主題研討,將學術資源轉化為教學資源,形成“一課一策”“一人一特色”的思政課教學方案。

“為保障黨史教育有效融入思政課教學,我們組織思政課全體教師開展教學設計,還開展了青年教師教學創新大賽、青年教師教學觀摩,提升青年教師講好黨史的能力,並且將其作為學院教學督導的重要內容,及時開展經驗交流和督導意見反饋。”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吳聞川介紹。

“在延安革命紀念館裡,以往停留在書本的許多概念瞬間鮮活起來,我對延安精神的內涵及如何弘揚延安精神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網絡空間安全學院研三學生郝智棟從延安學習回來后說。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紅色資源是我們黨艱辛而輝煌奮斗歷程的見証,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在黨史學習教育的實踐教學中,西北工業大學充分利用陝西豐富的紅色資源,帶領學生赴延安革命紀念館、陝甘邊革命根據地照金紀念館、渭華起義紀念館等教育基地開展現場教學,加深對黨史故事精神內涵的理解。讓學生既是黨史的學習者,也成為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的傳承者。

打造形式多樣的黨史宣講隊伍

2021年暑假,西北工業大學給學生布置了一項特別的暑假作業:利用暑假時間,認真調研、精心准備,成為黨史課堂的“主講人”。

西北工業大學於7月啟動了“人人講黨史”活動,讓所有人都成為黨史的“主講人”。暑假期間,同學們通過尋訪革命老區、查閱資料、實地研學等方式准備宣講內容。開學以來,大家踴躍參與,迅速掀起了“人人講黨史”的高潮。

“參加‘人人講黨史’加深了我對黨史的理解,講與聽不同,有些黨史知識聽起來十分熟悉,但輪到自己講述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原先掌握的一些‘知識’其實似是而非。為了當好‘主講人’,我結合暑期去上海與嘉興的參觀經歷,閱讀了《中國共產黨簡史》等書籍,仔細斟酌講稿中的每一個細節,有效提升了理論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航天學院研二學生張瑜說。

針對不同群體和受眾的差異,西北工業大學成立了種類豐富多樣、覆蓋范圍廣泛的專題宣講隊伍,進行對象化、分眾化、互動化宣講。以教師為主體的宣講團隊側重於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史中蘊含的思想偉力、黨的理論融入思政課教學﹔以學生為主體的宣講團隊側重於發揮大學生主體作用,借助朋輩之力,用“青言青語”宣講黨史。

“作為青年宣講團的成員,有機會與同齡人交流自己在黨史學習中的收獲,我倍感自豪,也感受到沉甸甸的責任。作為新時代青年,應抱著對歷史負責的態度,認真准備每一次宣講,准確把握所要宣講的內容,讓紅色基因深入人心。”西工大青年宣講團的學生王雅楠說。

11月22日,中央宣講團成員、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沈春耀和西工大師生們就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進行座談交流。西工大青年宣講團團長、計算機學院碩士研究生張士祺說:“在未來,我們一定要更加用心挖掘黨史中的光輝故事,用更加生動形象的方式把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更好地傳遞給身邊的同學和群眾。”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西北工業大學建立了規范化、體系化的校內理論宣講體系,面向全校師生以線上線下結合的形式進行菜單式預約送講,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往深裡走、往實裡走、往心裡走。西工大青年宣講團已先后走進16個學院、1所中學、141個基層支部,開展了80余場宣講﹔教師黨史理論宣講團除了每日在長安校區學習書屋開展宣講之外,還接受各單位預約,上門送講,目前已開展上門送講活動60余次。

守正創新,寫好立德樹人新答卷

西北工業大學把黨史學習教育同校史校情教育相結合,深入挖掘校史中的紅色基因,為我國教育事業發展和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力量,凝心聚力開新局。

“我印象最深的是,學校第一任黨委書記劉海濱架著雙拐去校醫院排隊看病,大家招呼他先看,可他不同意。劉書記從不要特權、不謀私利,高尚品德令我敬佩!”“當華東航空學院決定內遷西安時,面對很多人的不理解,學校第一任校長壽鬆濤耐心細致地給師生做工作。他顧全大局、獻身祖國航空事業的優秀品質值得我們學習!”在學校官方微信推出有關劉海濱和壽鬆濤的事跡后,網友紛紛留言。

為深入持續挖掘老一輩西工大人特別是老黨員的先進事跡,學校建立了宣傳報道工作的長效機制,定期召開專題研討會,明確選題和內容。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陸續推出了劉海濱、壽鬆濤、季文美等老黨員的感人事跡,以及華航西遷等紅色故事,加大師生對於學校在櫛風沐雨中與中國共產黨共同成長的認識,受到師生一致好評。

歷史上,西北工業大學為國防科技事業發展和國民經濟建設輸送20多萬名人才,許多校友成為行業精英、國之棟梁。2011年,兩院院士調研組在西工大調研時,稱贊學校在人才培養方面取得的成就,將大批西工大校友在國防科技領域的突出表現稱為人才培養的“西工大現象”。

近日,西北工業大學的一門選修課“大國三航”受到學生們的追捧。該課程教學團隊由馬克思主義學院和相關學院在國防科技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專家組成,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通過講授與三航(航空、航天、航海)領域相關的科技發展歷程、重大貢獻和標志性成果、西工大人愛國奮斗故事,教育引導學生心懷“國之大者”,立報國之志,做有為青年。

圍繞新時代如何續寫人才培養“西工大現象”新篇章,學校明確形成人才培養“西工大現象”的核心內涵就是在祖國需要的地方“願意去、留得住、干得好”,這九個字實質體現出了西工大作為國防特色高校育人的價值導向。

西北工業大學校長汪勁鬆表示,學校將持續把黨史教育與人才培養中的價值塑造相結合,為續寫新時代的人才培養“西工大現象”新篇章積蓄力量,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作出更大貢獻。

(本報記者 張哲浩 楊永林 本報通訊員 趙勇)

(責編:王珂園、任一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