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碑前的沉思
蘇北徐州,“五省通衢”的交通樞紐和軍事要沖,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當兵前,我在這裡生活了17年。這片氤氳詩意的紅色土地無聲地滋潤著我。這裡有我割不斷的情思。
金戈鐵馬,旌旗獵獵。從春秋爭霸到隋唐藩爭,再到徐州會戰,直至“殲敵主力於長江以北”的淮海戰役,歷史上發生在徐州的較大規模戰爭多達400余次。
1948年11月6日至翌年1月10日,人民解放軍在以徐州為中心,東起海州、西止商丘、北自臨城、南達淮河的地區,發起了規模空前的淮海戰役。經此一役,我軍打出了“飲馬長江、解放全國”的有利態勢,蔣介石被迫宣告“引退”。
在今天的徐州鳳凰山東麓,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巍然矗立。徐州人民親切地稱它為“淮塔”。前不久回鄉探親,我又一次來到這裡,緬懷烈士,感悟歷史。紀念塔高38.15米,上端有回形石刻花飾圍繞塔頂一周,正面鑲刻著五角星、兩支相交的步槍和鬆籽綢帶組成的塔徽。在陽光的照射下,毛主席題寫的“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9個鎏金大字熠熠生輝。
在紀念塔基座上,有一面巨幅浮雕,雕刻的是那場戰役中的支前民工形象。當年的淮海戰役中,我軍所用的糧食和彈藥物資,大部分都由支前民工以人背、肩挑、車推等方式完成。整場戰役共出動大小車輛88.1萬輛、挑子30.5萬副、支前民工543萬人,堪稱“用車輪碾出了一個戰爭神話”。
在“淮塔”東南側的淮海戰役紀念館裡,我凝視著特等支前功臣、共產黨員唐和恩用過的一根小竹竿。它上面密密麻麻刻滿了魯蘇皖三省88個主要城鎮和村庄的名字,記錄下5000多裡的人民支前路線圖。這是炮火硝煙和軍民情誼激蕩的光輝印記。在這場大決戰中,543萬父老鄉親傾盡全力支援前線。我的腦海裡不禁想到毛主席的那句名言,“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於民眾之中”。是啊!來自人民、為了人民,始終與人民血肉相連、生死與共,就是人民軍隊的制勝之本、力量之源。
淮海戰役紀念館內,珍藏著多封黨中央從戰略決戰的總指揮部——河北西柏坡發出的電文。1948年11月16日,毛主席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的給劉伯承、陳毅和鄧小平等的電報中說,“此戰勝利,不但長江以北局面大定,即全國局面亦可基本上解決”。淮海戰役期間,毛主席親自起草發往前線的電報有74封。我不由得想象,黨中央、毛主席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指揮了最大的人民解放戰爭的情景,該是何等震撼人心。讓我驚嘆的是,當黃百韜兵團向徐州撤退時,華野司令部立即調動軍隊予以殲滅,並向中央軍委建議,淮海戰役發起時間由11月8日晚提前到11月6日晚。由下級向上級建議修改戰役發起時間,這在解放戰爭中實屬罕見。戰場瞬息萬變,戰機稍縱即逝,這樣的當機立斷,背后是解放軍指揮員勇於擔當、敢於負責的精神。
在紀念館內,一處再現“十人橋”英雄故事的模擬場景吸引了我的目光。1948年11月8日夜,華野第9縱第27師第79團在追擊黃百韜兵團時來到堰頭鎮(今新沂市草橋鎮),被一條十幾米寬的河流擋住去路。1排3班的戰士們在副排長范學福、班長馬選雲帶領下,發揚戰斗精神,跳進刺骨的冰河,用木板架起人橋。幾百名戰士迅速從人橋上通過,殲滅對岸守敵。戰士們說:“十人橋,是咱通向勝利的橋。”“十人橋”的場景被鐫刻成浮雕,展示於“淮塔”之上。
在宿縣西門戰斗中,中野第3縱第9旅第25團3營8連指戰員前赴后繼、勇猛沖殺:排長負傷了,副排長帶領沖鋒﹔副排長負傷了,班長帶領沖鋒﹔班長負傷了,戰斗小組長帶著向前沖……全連干部戰士120多人,最后僅剩14人。戰斗勝利后,大家留下了一張珍貴的合影。
我在這張合影照前久久地佇立:革命總伴隨著犧牲,66天的激戰,3萬多名烈士血洒疆場。紀念塔的大理石英烈牆上,便鐫刻著這31006名烈士的名字。
歲月流逝,歷史走過的足跡不會磨滅﹔時代變遷,英雄精神永放光芒。巍然聳立的“淮塔”無聲地告訴前來瞻仰的人們一個朴素而深刻的道理: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很多,而人民的支持是最為重要的因素。(褚振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