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黨史賡續精神血脈 傳薪火培育時代新人
——廣西大學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11月16日,廣西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概論教研部舉行集體備課會,教師們在認真學習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基礎上,深入思考、各抒己見,研討如何將全會精神融入課程教學體系。
11月19日,廣西大學黨委宣傳部黨支部和新聞與傳播學院新聞專業學生一班黨支部聯合開展主題黨日活動,黨員干部集體學習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相互交流學習心得。
…………
推動全會精神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廣西大學行動迅速、創新不斷。“要把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的學習,納入黨員干部學習培訓的整體規劃,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廣泛開展宣傳、宣講、闡釋和研究工作,推動全會精神落地生根。”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廣西大學黨委書記王乃學說。
廣西大學將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與黨史學習教育結合起來,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培育時代新人。在課堂上,多形式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講述黨史故事,回望和體悟黨的百年奮斗歷程﹔在校史館,生動講述紅色校史故事﹔在田間地頭,發揮高校智力和科技優勢助力鄉村振興……
1.創新方式 講活黨史故事
10月18日上午,王乃學履新廣西大學黨委書記的第三天,就到馬克思主義學院調研,強調要把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好,扎實推動馬克思主義學院內涵式發展,老師們要把思政課上好、上“活”,發揮廣西紅色文化資源優勢,做好身邊紅色故事的宣傳教育,講到學生心裡去,讓學生真正學有所獲。
2020年以來,廣西大學推進《形勢與政策》課改革創新,由校黨委書記擔任這門課的帶頭人。今年5月9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時任校黨委書記劉正東走上講台,為師生講授了題為“抗疫的大考與思考”的專題黨課。
“‘天使白,橄欖綠,守護藍,志願紅’這句話一直在我腦海裡縈繞。這堂課為我們剖析了我國抗疫成功的‘密碼’,讓我領悟到,作為當代青年的我們正逢盛世、肩負重任,要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學生王恩存聽完黨課后說。
根據思政課教學特點,廣西大學推進“專題式+實驗+實踐”的思政課教學改革,融合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打造具有鮮明特色的課程教學新模式、新方法。在首屆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全國賽中,廣西大學《形勢與政策》團隊斬獲二等獎和兩個專項獎。
“今天的《輔導員說》,來到了延安,這座地處西北黃土高原的古老而鮮活的城市……”這是輔導員雷圓媛在網絡思政專欄《輔導員說》第59期《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到延安去”汲取力量,不斷前行!》的開場白。雷圓媛從廣西南寧到陝西延安實地走訪,瞻仰紅色遺跡,重溫紅色故事,感受延安精神,“帶”著同學們探尋我們黨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密碼。
《輔導員說》是廣西大學推出的全新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欄目。在系列微視頻中,輔導員們以小事例說大道理,每期圍繞“說理論”“說政策”“說典型”“說心理”“說安全”等不同主題內容,用貼近學生的語言和視角來傳遞思想和理念。視頻通過在微信公眾號、雨無聲全媒體平台、易班平台正式上線,開展分眾式宣傳,成為推進黨史學習教育的創新點。
“紅色革命根據地現場教學加網絡呈現,通過熟悉的輔導員老師來講述,讓我們對黨史學習教育產生了濃厚興趣,不知不覺間被吸引,潛移默化中受到啟發。”馬克思主義學院2020級碩士研究生王安然說。
“大家好,這裡是廣西大學‘00后話百年’系列微團課……我想給大家講一講《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翻譯者陳望道先生,以及他與廣西大學的不解情緣。”新聞與傳播學院廖子毓同學在廣西大學“00后話百年”微團課中,講述《陳望道:將真理的種子播撒在八桂大地上》。“00后話百年”系列微團課,讓大批“00后”青年以年輕人的視角,講述百年黨史故事。
圍繞黨史學習教育專題宣講任務,廣西大學有針對性地開展宣講活動,形成了書記帶頭講、支部書記示范講、教師專題講、輔導員互動講、學生朋輩講的“五講”宣講格局,實現黨史宣講全覆蓋。
2.潛心研究 投身實踐結碩果
2021年5月底,中國共產黨百年新聞思想與新聞實踐學術研討會在廣西大學舉行﹔6月5日,馬克思主義學院主辦“建黨100年來黨的理論創新與歷史經驗研究”研究生學術創新研討會……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廣西大學依托馬克思主義學院和新聞與傳播學院等高水平師資隊伍,舉辦高規格會議,主持國家、教育部社科重大項目、重大攻關課題和重點項目等,產出一批高水平成果。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文藝演出《偉大征程》中,廣西大學藝術學院33名學生作為舞蹈演員,參演《盛典儀式》《激情歲月》《東方奇跡》《領航》等節目。“3個月的排練時間,我們經歷了重重考驗,也深刻感受到中國共產黨百年征程的波瀾壯闊、中國共產黨人對初心使命的堅守,激勵著我們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參演學生陳展鵬說。
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廣西大學發揮藝術學科優勢,通過編排音樂劇、舉辦書畫攝影展以及編排表演歌曲,以“劇”傳情、以“畫”映情、以“唱”述懷,創作了一批反映黨史的文藝作品。師生們帶著感情投入創作和演繹,從黨史中不斷汲取奮進力量。
藝術學院院長胡紅一從小心中就有一個英雄偶像,就是《雞毛信》中智斗日本鬼子兵的小海娃。接到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重點文藝創作項目任務時,他眼前便瞬間勾勒出久違的海娃形象,憑借現在和過去“隔代海娃”穿越時空的並肩接力,將小英雄塑造成“好玩好耍好難忘、有淚有笑有回味”的戲劇形象。
《雞毛信》由廣西大學藝術學院與廣西演藝集團木偶劇團創作編排,是廣西當代文學藝術創作工程重點扶持項目。在為期數月的創排過程中,藝術學院教師擔任編劇和導演工作,音樂專業的40位師生擔任全劇的合唱隊,戲劇專業28位研究生跟班學習,從無到有地見証了一度劇本創作和二度舞台呈現。“日常排練直至首演,都變成藝術實踐大課堂,也是黨史學習教育的大課堂。”參演學生覃家盼說。
3.發揮專業優勢 為群眾辦實事
6月25日,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廣西大學土木建筑工程學院教授鄭皆連捐資的納洞村“茅以升公益橋—院士橋”開建。這是廣西大學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一個實例。
鄭皆連是廣西大學土木工程“世界一流”建設學科帶頭人,曾主持建成我國第一座無支架施工雙曲拱橋廣西靈山三裡江橋,建造了當時世界最大跨徑鋼筋混凝土拱橋邕寧邕江大橋等。
廣西河池市天峨縣六排鎮納洞村,被一條寬10余米的河流分隔兩岸,村民隻能依靠一條漫水路和一座車輛無法通行的人行風雨橋出行,既不方便,也不安全。了解到納洞村的困難后,鄭皆連會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秦順全教授,將他們獲得的第29屆茅以升科學技術獎——橋梁大獎獎金捐獻出來,為納洞村建造這座“茅以升公益橋—院士橋”。
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廣西大學依托實用型學科優勢,將學科專業與服務地方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開展送學上門、科普、技術咨詢與培訓、技術推廣應用,努力在服務社會中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創新出彩。
在今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當天,廣西大學海洋學院潿洲島珊瑚館面向公眾免費開放,這是全國首個以珊瑚礁為主題的科研、科普基地。截至目前,累計參觀人數超3萬人次。此前,海洋學院還送書上島,方便經常在海島上作業的黨支部開展黨史學習。
學校梁恩維教授帶領天體物理團隊參與的研究項目,在銀河系內發現首批超高能宇宙加速器,突破了人類對銀河系內超高能粒子加速的傳統認知。學校利用這些科研成果走進地市開展天文科普活動和講座,開放大學物理、近代物理實驗室,接待高中學生參觀學習。
“廣西大學將以人民至上為根本宗旨,以人民的需求作為對學校、教師、學生發展評價的依據,培養造就更多了解人民、尊重人民、依靠人民、為了人民的知識分子,更好地服務於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為經濟社會發展多作貢獻。”廣西大學校長趙躍宇說。
(本報記者 周仕興 本報通訊員 李偉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