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學史力行 扎根邊疆

——石河子大學持續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入腦入心

2021年12月07日09:01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天山腳下,巍巍學府﹔瑪河之畔,作育英才。石河子大學與共和國同齡、與人民軍隊同源、與兵團精神同根。培養愛國愛疆、擔當奉獻、扎根兵團的新時代戍邊人,是學校的光榮職責和歷史使命。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石河子大學充分發揮兵團精神、胡楊精神、老兵精神的激勵作用,不斷創新方式方法,豐富黨史學習教育“大課堂”,從百年黨史中汲取奮進力量。通過學習教育,學校的辦學方向更加堅定,一心一意扎根邊疆大地辦大學的目標更加清晰,敢於攻堅克難的工作作風進一步凸顯,各基層黨組織聚力急難險重、聚焦師生期盼、厚植為民情懷,黨員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充分展現,全校上下齊心協力謀發展、專心致志育新人的氛圍更加濃厚。

1.學黨史:重在強信念,矢志跟黨走

2021年9月28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九師一六一團小白楊哨所,聆聽著軍墾戰士們守護國土的感人故事,石河子大學新進教師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這是石河子大學黨委組織新進教師愛國主義教育專題培訓活動的現場。通過組織這項活動,讓新進教師感悟兵團精神與小白楊戍邊文化,在學黨史過程中明理增信、崇德力行,並同學兵團史、墾荒史相結合,不斷提升立德樹人能力和水平。

一邊參觀展館,一邊聆聽“七一勛章”獲得者魏德友回憶為國巡邊50多年的堅定執著和艱苦歲月,在魏德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許多新進教師被老一輩戍邊人的故事和精神感染,流下淚水。

“作為新一代兵團人,我將沿著他們的足跡,傳承他們的精神,堅定扎根邊疆、立德樹人的信心和決心,握緊戍邊人的接力棒,爭當新時代的‘大先生’,努力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石河子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新進教師張永生激動地說。

用身邊英雄的事跡感染人、以身邊英雄的精神教育人,石河子大學黨委陸續舉辦《潘世征的故事——從放牛娃到將軍、博士、大學校長》《為人師表,品德高尚——孟二冬先進事跡水墨連環畫》《救人英雄屠海力》等多個身邊典型人物系列作品展,引導師生把愛國情、報國志融入服務新疆和兵團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動實踐中。

2021年暑期,石河子大學機械電氣工程學院研究生第一黨支部聯合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制造所研究生黨支部,共同組建“尋訪老兵故事社會實踐團”,奔赴兵團第十四師四十七團。實踐團成員在沙海老兵精神展示館和老兵故居學習參觀、在沙漠重走老兵路、在“三八線”老兵陵園追思老兵,了解軍墾前輩穿大漠、跨天山、建家園的事跡,感受其崇高精神。

“鮮活事跡和榜樣力量,顯著提升了黨史學習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到連隊和鄉村一線參與社會實踐,是廣大青年學子了解國情民意、用知識本領服務社會的重要機遇,更是大學生學習黨史、踐行初心、履行擔當的‘實踐教育課’,有助於大學生不斷堅定理想信念,培育擔當奉獻的情懷,引領和鼓勵他們把本領和智慧播撒在泥土裡,把情懷和擔當落實到服務百姓中。”石河子大學黨委副書記(主持工作)柴真說。

2.身先行: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

2021年暑期,兵團十四師四十七團八連的吐爾蓀巴柯·麥麥提尼亞孜和巴克兩名農戶來到石河子大學,將一面印有“手牽手心連心,有技術有溫暖”的錦旗送到了農學院教師趙寶龍手上。

作為高校教師,趙寶龍多年來初心不改,堅持在天山南北推廣設施果樹高效栽培技術。在他的幫助下,這兩位農戶學會了先進的農業知識與生產技術,成為種植草莓、無花果、葡萄等經濟作物的能手,年收入分別達8萬元和5萬元。

“能幫助種植戶掌握真知識、真本領,走上增收致富之路,是我最高興的事,也是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開展科技服務的意義所在。”趙寶龍說。

圍繞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需求,2021年石河子大學黨委選派13個科技特派員服務團隊赴團場社區、基層連隊、村落開展技術指導和現場培訓,100余名醫學專家赴基層醫院開展義診和講學,受惠群眾達5萬人次。

7月,學校黨委學生工作部專門組建一支實踐團隊,奔赴南疆了解人才引進政策和緊缺人才需求。該團隊還有另外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調研南疆校友就業狀況,挖掘優秀校友的典型故事。這些校友中,有忙碌在重症監護病區(ICU)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還有將新疆特色農產品銷往全國的年輕創業者……他們雖然身份不同、職業各異,但每個人都在忠誠履行著“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堅定信仰和責任擔當。

這份信仰和責任擔當體現在方方面面。在首屆全國高校學生國家安全素養展示活動中,石河子大學參賽隊獲得總冠軍。

畢業季,石河子大學師范學院畢業生苟娜收拾行囊,奔赴離家2600公裡以外的塔裡木職業技術學院工作。“在母校全面學習中了解了兵團、愛上了兵團,堅定了自己扎根兵團建功立業的決心。”苟娜堅定地說,“要在崗位上發光發熱,用實際行動為自己的人生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每年畢業季,石河子大學黨委都會組織以“成才觀、職業觀、就業觀”為核心的主題教育,鼓勵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引導青年學子扎根邊疆、建設邊疆。一批又一批像苟娜這樣的畢業生響應黨的號召,志願扎根南疆、施展才華,用實際行動踐行“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獻給祖國”的誓言。

3.辦實事:啃“硬骨頭”,解“急難愁盼”

“教學樓的插座數量有點少,無法滿足用電腦的需求。”

“學校會馬上對損壞的插座進行維修,並認真研究方案,確定新增插座點位的設置和數量……”

為切實解決學生的愁難事,石河子大學校領導帶領職能部門負責人與30名學生代表面對面聽訴求、解難題,得到師生點贊。

針對同學們反映希望節省跨校區上課路上的時間,后勤管理處黨委立即研究解決方案,在校園投放800輛共享單車,便利學生校內出行。夏季炎熱洗澡多、用水量大,學校延長洗浴時間,投入800余萬元對中校區和北校區浴室進行升級改造,增加可容納人數、改進室內裝修、保証24小時供水。

了解到教職工接孩子時間緊張,幼兒園黨支部隨即開設“延時托管班”,解決家長的后顧之憂。為解決患者停車難的問題,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黨委利用假期對原有停車場進行升級改造,增加停車位近200個,並動員員工盡量將車輛停放在家屬區內,把更多車位留給患者。

點滴細節,反映著石河子大學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實效。

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石河子大學黨委堅持問題導向,深入一線、深入師生,聚焦師生的“頭等大事”和“煩心小事”,通過“清單式”建檔、“聯動式”協作和“精准式”服務,梳理“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清單事項761項,目前已完成623項。

聚焦“新疆工作總目標、服務兵團經濟社會發展”現實需求,面對個別學科起步晚、人才隊伍聚集難這個“硬骨頭”,石河子大學黨委不斷優化學科布局,加強內涵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學校黨委積極爭取兵團和八師石河子市的支持,出台《石河子大學高層次人才引進辦法》《石河子大學高層次人才工資分配激勵辦法》等制度措施,引才留才、穩定師資隊伍。2021年,學校共引進博士60人、碩士48人。

2021年,學校新增“生物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土木水利”專業學位博士點,新增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和10個專業學位碩士點,填補了理學門類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專業學位博士點的兩個空白,累計有4個學科進入ESI(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全球學科排名前1%,構建了“三高一培”(高峰、高原、高地和培育學科)四級學科建設生態體系,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在推進黨史學習教育不斷走深走實過程中,石河子大學黨委堅持把困難畢業生就業作為重要抓手,高站位部署,多舉措推進。截至2021年8月底,畢業生去向落實率比2020年同期提高10.09%。

石河子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代斌表示,扎實開展好黨史學習教育的關鍵是學做結合、知行合一。圍繞“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全校各基層黨組織聚焦師生最直接最關心的現實問題,從制度層面出實招,既啃“硬骨頭”,又解“小憂愁”,切實為師生排憂解難,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主動擔當、主動作為的工作作風進一步錘煉,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為學校“十四五”高質量發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和動力。

學史力行,既要行之有力,更要行之有效。石河子大學黨委將努力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的動力,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努力培養愛國愛疆、擔當奉獻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在履行維穩戍邊使命中建功立業,在推動邊疆經濟社會發展中貢獻智慧和力量。

(本報記者 李慧 本報通訊員 周小斌)

(責編:王子鋒、唐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