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玄武區:“草根名嘴”回爐當學生 講“鄉音”更要接“天線”
“對於社區中相關的黨員群眾來講,他們是有特定的實踐體驗的,也有很多日常的交流活動。所以在宣講的過程中,首先就是要創新活動方式,把要宣講的內容融入到日常的黨建活動,融入到居民日常的文化活動中,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來表達……”11月26日,南京市玄武區新街口街道香鋪營社區的“草根名嘴”們又一次圍坐在了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隻不過這一次他們不是主講人,而是回爐當學生,講解的則是來自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講師李映秋。
沙沙的筆記聲中,李映秋老師深入淺出的講解,從宣講內容要精准、結合南京玄武發展實際等方面,對“草根名嘴”們的宣講實操進行了輔導。
“我們可以通過舉辦讀書會、上網等形式,且宣講要去用尋常的語言來表達。新媒體就是可借鑒的一種方式,包括平常在宣講中開展一些‘微宣講’,內容不需要長篇大論,但是可以就其中的一個小點或某一句話去講10-15分鐘的微課。”當聽到李映秋講到如何讓年輕人更願意去參與、去聽理論宣講時,香鋪營社區書記許艾芳尤其有感觸。
今年來,香鋪營社區創新打造“艾芳書記學黨史”品牌,通過抖音、視頻號等形式,幫助轄區青年群體輕鬆學黨史、曉知識,取得了不錯的反響,目前已發布的22期,基本上每期的點擊量都超過萬次。“這次學習,為社區基層理論宣講創新形式開拓了更多思路。雖說我們目前有了形式的創新,但在發布的內容上,還不夠貼近青年群體,這將是我們后續的努力方向。”許艾芳說。
“李老師講的很好,我記了不少筆記!”今年70歲的胡素珍,是香鋪營社區安將軍巷一支部網格書記,也是一名社區“草根名嘴”。對於李映秋所說“宣講內容形式要多樣”,她很是贊同。胡素珍說,革命年代,老一輩們講到做思想政治工作時,就提出標語的形式、宣傳話語的形式,這對於農民群體來說是很容易理解的。“宣講有很多種方式,不需要拘泥於條條框框,而是把我們講到的精神落實到我們日常活動中。”聽完此次“名師”輔導后,她對今后的宣講也有了更多信心。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在基層干部群眾中引發了熱烈反響和學習熱潮。如何幫助基層“草根名嘴”提升理論水平和宣講能力,用“鄉音”講好講准全會精神,還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空白”。
如何進一步推動全會精神“飛入尋常百姓家”?黨史學習教育以來,基層理論宣講的主力軍——“草根名嘴”宣講員們再次被給予厚望。為此,玄武區創新發起“支點計劃”,引入高校資源,助力基層理論宣講,李映秋老師在香鋪營社區的課程,也是助力基層“大宣講”的首個“支點”。
據玄武區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區7個街道分別與東南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南京林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等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共建,常態化邀請學院師生“送講”進基層。同時,“支點計劃”還建立了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導師挂鉤聯系街道機制,實施“草根名嘴”梯隊培養項目,幫助“草根名嘴”將身邊人、身邊事更好地融入理論宣講,既講“鄉音”、更接“天線”。
下一步,玄武區的“草根名嘴”們將作為“輕騎兵”,在基層廣泛開展宣講,推動六中全會精神宣講全覆蓋、深入人心。玄武區將進一步深化“支點計劃”建設,攜手駐寧、駐區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及專家老師,成為助力基層理論宣講“支點”和“橋梁”,幫助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馬曉波 實習生 戴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