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創新 破題見效
吉林遼源市多措並舉助推社會治理現代化
本報訊(記者劉巍)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遼源市委政法委聚焦打造群眾訴求化解的“實體化”工作平台,在4個縣(區)、47個鄉鎮(街道)全面建成兩級社會治理服務中心,有效提升了市域社會治理的規范化、專業化、信息化水平。
創新頂層設計,優化治理格局強基礎。遼源市委政法委創新社會治理服務組織形式,將鄉鎮(街道)、縣(區)兩級社會治理服務中心建設成為群眾訴求化解的“主陣地”和“終點站”,加強社會治理服務中心建設的頂層設計。
明確兩級中心組織架構。縣(區)社會治理服務中心採取“專職機構+派駐機構”的模式建設,全面整合具有群眾訴求化解和公共服務管理工作職能的部門資源進駐﹔鄉鎮(街道)社會治理服務中心採取“中心牽頭+部門聯動”的模式,統籌開展群眾訴求化解工作。
統一中心功能區域。在縣(區)中心內部建設方面,採取“268+N”的方式進行功能分區,有效拓展了中心服務功能。在鄉鎮(街道)社會治理服務中心建設上,按照設置訴求受理窗口、人民調解室和綜合辦公室“1窗+2室”的模式進行功能分區,實現群眾訴求事項在中心內部和縣(區)、村(社區)之間信息化流轉。
強化工作力量配備。為縣(區)社會治理服務中心各核定6名全額撥款事業編制,並按照“政治強、作風實、懂法律、善調解、能協調”的要求,積極選配兩級中心進駐人員。鄉鎮(街道)中心共配備工作人員514名,其中平安建設辦公室118名、其他部門人員396名。
深化訴求化解,強化源頭治理聚合力。遼源市委政法委深化“最多跑一地”改革理念在社會治理服務領域的創新運用,不斷健全完善群眾訴求化解機制,著力將群眾訴求化解在“最初一公裡”。
加強人民調解體制機制建設。建立閉環運行機制,嚴格執行“窗口受理—轉辦交辦—調處化解—跟蹤回訪—定期研判”為主要內容的內部流程機制和“事權部門內調—平台對接聯調—中心牽頭協調—領導交辦督調”為主要內容的分級調處機制,構建了縱向“分級負責”貫通上下、橫向“多方參與”銜接到邊的人民調解工作網絡。
加強信訪工作流程對接。著力構建“大信訪”工作格局,四個縣(區)信訪接待中心全部遷入社會治理服務中心。通過落實“線上吹哨、線下報到”“基層吹哨、部門報到”工作舉措,實現責任部門為信訪群眾面對面、點對點解決訴求,極大提高了即接即辦工作效率。
強化訴訟服務功能進駐。以“基層法院黨組成員常駐統籌、立案庭副庭長進駐窗口、優秀干警組建團隊、審判和調解經驗豐富的資深法官坐鎮”為標准,組建共計20人的4個專業訴訟服務團隊進駐縣(區)社會治理服務中心。
完善服務功能,整合治理資源提質效。圍繞打造社會治理綜合體目標,遼源市委政法委不斷健全完善社會治理服務中心功能,推動形成攥指成拳的治理效應,破解了治理手段不足、解決辦法不多的“痛點”。
創新法律咨詢服務模式。採取法律服務窗口、法律服務室、968968法律咨詢服務熱線“三進駐”模式,豐富完善社會治理服務中心便民法律服務功能。為每個縣(區)社會治理服務中心配備法律咨詢服務團隊,對群眾關心的法律問題給予解答。
強化法律援助工作對接。在縣(區)社會治理服務中心法律咨詢窗口開通法律援助申請受理業務,對群眾因經濟困難提出的法律援助申請,對接法律援助律師為群眾提供法律服務。
延伸治理服務觸角。以兩級中心為中樞,配套打造了社會治理綜合信息平台,為全市網格長、網格員配發了手持信息終端,對社會面群眾訴求做到統一受理、當場交辦、依法處理、限期辦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