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強農興農 踐行知農愛農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紀事
連日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黨委把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與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化拓展相貫通,與深化中央巡視整改相結合,落實到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中,切實轉化為開新局的強大動力。
學校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給全國涉農高校書記校長和專家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來陝考察重要講話精神等相結合。堅持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突出農林院校辦學特點、學科特色,制定學校黨史學習教育實施方案,召開動員大會,抓好學習研討,深入開展“我為師生辦實事”實踐活動。同時,以立德樹人為根本,胸懷“兩個大局”,心系“國之大者”,在突破農業科技“卡脖子”技術,國家重大科研任務“揭榜挂帥”中進一步增強科研實力,在服務國家糧食安全,打好種業翻身仗、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構建西部大開發新格局、助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擔當強農興農使命,按照學校“12345”發展思路,在深度融入國家重大戰略和推進區域發展中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農業大學。
1.樹牢愛黨愛國信念
在“開學第一課”上,學校黨委書記李興旺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為主線,強調“在全體師生中廣泛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主題宣講和學習討論,著力講好黨的故事、革命故事、英雄故事,上好‘開學第一課’,就是要引導廣大師生認清歷史事實,厘清歷史脈絡,把握時代脈動,樹牢愛黨愛國信念,擔當強農興農使命”。
聽完黨課,化藥學院2021級本科新生吳怡婷激動不已:“沒想到大學的第一課這麼震撼。時代賦予我們農林青年的使命,就是要以強農興農為己任,服務國家和人民。”
在開學季、畢業季及重要時間節點,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都要專門舉行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以師生喜聞樂見的形式,突出明理增信,最終將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激勵全校師生奮勇向前的強大精神力量。
“小麥是國家的主要糧食作物。小麥生產往小了說關系到我們的飯碗,往大了說關系到國家的糧食安全。小麥生長過程中受到各種各樣的病害威脅,而條鏽病是其中最為嚴重的一種真菌性病害。”3月31日,正處春耕的重要時期,在學校安排的政治理論學習時間,一場主題為“保障糧食安全,貢獻西農智慧”的黨史學習教育暨勞動實踐活動在陝西眉縣常興鎮楊家村小麥示范園的田間地頭舉行,旱區作物逆境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黨支部書記、中國工程院院士康振生,為40余名師生黨員及學生入黨積極分子代表上了一堂生動的“麥田黨課”。康振生娓娓道來,講授兩代科學家團隊如何為我國小麥條鏽病防控工作提出一個又一個方案,有力保障了老百姓的糧袋子和國家糧食安全。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自2017年起,就用“嚴、實、活、動、用”五字訣推動師生員工政治理論學習的制度化、規范化和常態化,特別是今年黨史學習教育以來,固定的時間、靈活的方式、豐富的內容和有針對性的考核讓學習教育效果更有保証。
今年以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加強政治引領,豐富載體和形式,以“百個活動”“千次學習”“萬人參與”全覆蓋式學習宣傳,助推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心走實。他們圍繞學習“七一”重要講話精神舉辦專題輔導報告。學校兩級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開展學習近200次,各黨團支部開展千余次線上線下專題學習。黨員領導干部、黨支部書記和師生黨員先進典型代表在“七一”前后講授專題黨課,錄制展播微黨課31期。舉辦“慶祝建黨100周年歌唱展演活動”在網絡平台展播,瀏覽點贊量200萬次以上。
組織師生圍繞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開展學習討論,學校“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羅劍朝教授表示,作為一名農林高校的教師,要把全會精神第一時間帶到課堂,帶進學生中,立足本職崗位,努力工作,為農業農村現代化和鄉村振興宏偉事業攻堅克難,開拓奮進,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2.挖掘校內外紅色資源
如何將豐富的紅色資源轉化為直入人心的育人力量?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充分挖掘校內外紅色資源,為處在“小麥灌漿期”的學生補給更加全面的營養。
“七一”前夕,“教育部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林學院生態博士生黨支部牽頭組織博士生、碩士生及本科生學生黨員40余人,赴漢中市留壩縣開展“學黨史、走基層、樹典范、促振興”黨史學習教育實踐活動。在紅二十五軍紀念碑前,全體黨員重溫入黨誓詞,向黨旗庄嚴宣誓。
留壩縣火燒店鎮黨委書記尹鵬先,是學校博士畢業生。博士畢業時,他主動申請來到秦嶺深處的貧困縣留壩縣工作,成為陝西省第一個博士村支書。參觀當日,5個支部的學生黨員們來到火燒店鎮,與尹鵬先座談交流,認真聆聽他在鄉村治理、特色產業發展、產權制度改革和基層工作等方面的心得感受。
陝西本土有著豐厚的紅色歷史積澱,學校各黨團支部充分利用陝西紅色教育資源,組織師生黨員、學生團員骨干赴陝甘邊革命根據地照金紀念館、延安革命紀念館、薛家寨革命舊址、寶雞抗戰工業遺址公園、扶眉戰役烈士陵園等革命歷史遺跡、革命博物館、紀念館參觀學習。
在實地參觀中,“零距離”接觸一段段紅色記憶、一張張歷史影像、一件件革命文物,穿越時空與英雄對話,深刻領略革命先烈浴血奮戰、英勇無畏的革命精神,深刻感知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以“沉浸式”教育引導學生知史愛黨、知史愛國,從黨史學習中激發信仰、汲取力量。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一直深挖校史中的紅色基因。在陝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黨史教育基地——學校北校區三號教學樓和校史館,離退休老黨員、老專家和校史校情宣講團的同學,為參觀者深情講述學校“因國家戰略而生、因國家戰略而興、因國家戰略而為”的發展歷程,讓大家從中深刻領悟學校厚重的辦學歷史和積澱形成的濃厚文化。
3.把課堂搬到農場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學史力行是黨史學習教育的落腳點。6月時節,風吹麥浪,金黃色篷乍乍的穗頭在微風中嗦嗦作響,師生們頂著烈日,迎著高溫炙烤,忙著小麥收割、脫粒和晾晒——
這是傳承了80多年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一年一度“三夏”勞動場景。把課堂搬到農場,把專業知識實踐在農業生產的第一線,一直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優良傳統。今年麥收季,學校總共有17個學院22個專業類別118個教學班的3391名學生進行“三夏”生產實習。
第一次參加麥收活動的農學院本科生林佳琪激動地說:“我從小在城市長大,不知道糧食生產的過程這麼不容易,通過親身實踐,我真正感受到了農業工作者的辛苦。”
今年在以“永遠跟黨走 奮進新時代”為主題的大學生暑期實踐中,西北農林科技大學370支實踐團隊,4000余名師生奔赴甘肅、寧夏等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開展黨史學習、理論宣講、國情觀察、鄉村振興、科技支農、義務支教、社會調查等主題實踐活動。各團隊聚焦科技自立自強,開展解決農業“卡脖子”技術專項調研,涉及蔬菜栽培生理生態技術、新農村建設等。
學校大力支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專項調研”“青年紅色筑夢之旅”“對口支援西部地區高等學校計劃”等實踐活動,引導學生提高原始創新能力。
“通過暑期調研,我發現產業扶持為鄉村注入了甘洌的源頭活水,在全社會的努力下,鄉村振興的步伐邁得踏實有力。作為農林院校的學生,畢業后我要積極投身於鄉村建設。”在山西省臨汾市鄉寧縣戎子酒庄調研的葡萄酒學院學生吉許榕說。
坐標定位到陝西省延安市南泥灣革命舊址廣場,隨著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校長吳普特教授“黃河流域生態文明建設重大問題與西農實踐”主題報告的進行,西農“九曲黃河”生態文明教育系列大課正式拉開帷幕。
剛剛參加完課程的碩士研究生金俊杰說,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和多學科團隊的教學,讓自己開闊了眼界,堅定了為農愛農的決心。
站在新起點,踏上新征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黨委書記李興旺表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引,把“心有所信,方能行遠”的教誨囑托化為立德樹人的切實行動,培養胸懷“國之大者”的卓越農林人才。
(本報記者 張哲浩 本報通訊員 楊遠遠 張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