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的行動指南

車迎坤
2021年11月19日09:35 | 來源:黑龍江日報
小字號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這是全會的重要歷史貢獻,對於全黨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偉大勝利,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百年成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堅實基礎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不懈奮斗。一百年來,黨領導人民浴血奮戰、百折不撓,創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成就﹔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創造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創造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自信自強、守正創新,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黨和人民百年奮斗,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最恢宏的史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堅實基礎。歷史雄辯地証明: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也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目前,我國正處於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推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我們不僅要為第一個百年的輝煌歷史驕傲自豪,更要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上,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肩負起新時代黨和國家賦予的責任和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百年經驗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

全會提出了“十個堅持”,即: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人民至上,堅持理論創新,堅持獨立自主,堅持中國道路,堅持胸懷天下,堅持開拓創新,堅持敢於斗爭,堅持統一戰線,堅持自我革命。這是黨經過長期實踐積累的寶貴經驗,是黨和人民共同創造的精神財富,是我們奮進新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十個堅持”是系統完整、相互貫通的統一體,深刻揭示了黨和人民事業不斷成功的根本保証,揭示了黨始終立於不敗之地的力量源泉,揭示了黨始終掌握歷史主動的根本原因,揭示了黨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的根本途徑,進一步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這些經過長期實踐積累的寶貴經驗,既是“過去我們為什麼能夠成功”的深刻總結,更是“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的行動指南,要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要從百年經驗中汲取精神力量,切實做到以上“十個堅持”。

“兩個確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思想旗幟

黨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根本在於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航掌舵,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航向。堅強的領導核心和科學的理論指導,是關乎黨和國家前途命運、黨和人民事業成敗的根本性問題。一個國家、一個政黨,領導核心至關重要。黨中央有核心、全黨有核心,黨才有力量。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強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是時代呼喚、歷史選擇、民心所向。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我們黨就能堅持正確前進方向,乘風破浪不迷航﹔就能始終把握發展規律,運用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謀劃事業發展、應對風險挑戰,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斷開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決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磅礡力量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是在我們黨百年華誕的重要時刻,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關鍵節點上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決議》全面回顧總結黨的百年奮斗歷程和重大成就基礎上,以更宏闊的視角,從五個方面總結黨的百年奮斗的歷史意義,即黨的百年奮斗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的前途命運、開辟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展示了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生命力、深刻影響了世界歷史進程、鍛造了走在時代前列的中國共產黨。《決議》突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這個重點,用較大篇幅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原創性思想、變革性實踐、突破性進展和標志性成果。這有利於引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進一步堅定信心、聚焦我們正在做的事情,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埋頭苦干、勇毅前行,凝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礡力量。

(作者系中共黑龍江省委史志研究室一級巡視員,黑龍江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責編:王子鋒、宋美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