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牢“解難題”,把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
隨著黨史學習教育深入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持續開展。如何才能進一步把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
很多地方和部門為了開展好這項實踐活動,確實動了很多腦筋、花了不少力氣,辦了不少受到群眾歡迎的實事好事。譬如,有的地方廣泛征求群眾意見,採取一系列配套舉措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提升﹔有的地方針對雙職工家庭兒童課后沒人照看的現實問題,採取打造兒童教育基地等方式努力消除這一人群的后顧之憂﹔有的地方在基層常態化、制度化設立名醫專家工作室,助力化解群眾“看病難”問題﹔等等。瞄准百姓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切實推進解決,自然贏得群眾點贊。
但也要謹防一些傾向和苗頭。有的地方為群眾辦實事還滿足於表面上的熱熱鬧鬧,動靜挺大,但群眾獲得感並不強﹔有的部門或單位把做好分內工作當成是“為群眾辦實事”,群眾對此並不“買賬”﹔有的地方不敢直面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避重就輕或拈輕怕重,僅做些表面簡單事情﹔有的地方為群眾辦實事過於注重數量而忽視質量,對群眾滿意度是否提升還缺乏足夠的關注。凡此種種,歸結為一點,那就是還沒能真正把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
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內容和成效檢驗,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絕不止於為群眾完成一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服務事項,不能滿足於一般的“好人好事”,而是要真正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切實為群眾解難題。隻有盯牢“解難題”,一件事接著一件事辦,一錘接著一錘敲,才能真正把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
盯牢“解難題”,要直面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隨著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有著更豐富內涵。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更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成為人民群眾的新期盼。許多地方征求群眾意見的調查結果顯示,群眾期盼得到解決的難題,也往往集中在這些重點領域。
盯牢“解難題”,要強化歷史擔當和責任擔當。群眾期盼解決的難題,許多是長期積累形成的,有的“舊賬”“新賬”疊加,譬如生態環境問題、學生家庭教育負擔重的問題、就業問題等。想畢其功於一役,確實難度很大﹔選擇“繞道走”,則問題隻會越積越多。一代人要扛起一代人的歷史責任,為群眾辦實事,就應當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敢於啃“硬骨頭”,勇於率先破題,努力積小勝為大勝。
盯牢“解難題”,要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少數單位居然為找不到可以辦的實事而犯愁,有的征求群眾意見卻應者寥寥,有的即便辦了些實事也讓大家“無感”。究其原因,還是與群眾貼得不夠緊。以百姓心為心,常到田間地頭走走,多去街頭巷尾看看,公交地鐵擠擠,菜場超市轉轉,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風雨同舟、同甘共苦,才能真正知曉人民群眾的喜怒哀愁,才能對百姓冷暖感同身受,才能精准抓住群眾期盼的實事、需要解決的難題。
把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始終是一道需要用心、用情、用力作答的實踐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