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長春市二道區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向實踐轉化系列報道之八——
“社區學校”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開良方”
居民家下水管道堵了,究竟是該歸物業管,還是應由業主自行維修?近日,二道區長青街道青河社區13棟2單元的居民們就遇上了這樣的堵心事。“物業幫著維修了,但沒修好,我們認為是物業不作為。社區了解情況后,特意辦了一期青河‘社區學校’普法課堂,邀請專業法律調解員來給我們上了一堂普法課,這才解開了大家心裡的疙瘩。”青河社區居民王春方說。原來,居民們通過學習才知道,房屋居住5年之后出現問題要由房屋業主承擔維修責任。18戶業主很快達成共識,均攤維修費用,社區找來專業疏通隊伍,僅用3個多小時,停了十余天的水就通了,民心也暢通了。
作為長青街道新成立的社區,“年輕的”青河社區堅持把“我為群眾辦實事”貫穿黨史學習教育全過程,立足轄區內年輕人較多,對精神文明建設需求較旺的現實,申請成立了二道區首個“社區學校”,並以此為平台,整合教育資源,各教育體系、企事業單位、“兩新”組織、培訓機構等共同參與,創辦一系列服務群眾的精彩課堂,千方百計解決好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令群眾切實感受到了黨史學習教育為社區工作帶來的變化與實效。
民有所呼 我有所應
建立“學校”為辦實事搭平台
“‘雙減政策’一下來,作為家長想多培養孩子的才藝技能。可聲樂學校離家遠不說,費用還挺貴。網格長來收集民意時,我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提出想給孩子上聲樂課,沒想到‘社區學校’還真為我們辦起來了。”說起青河“社區學校”開展的兒童聲樂班,居民季寶英贊不絕口。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在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向實踐轉化過程中,青河社區居民多次表達希望社區提供更多更廣泛的業余文化生活的願望,社區將這一情況反饋給長青街道,得到街道大力支持。據二道區長青街道黨工委副書記盧惠茹介紹,街道幫助社區對接市、區教育部門,協調各方面資源,在青河“社區學校”項目獲批后,街道在經費上予以支持,幫助社區整合師資力量、打造教學環境、建立培訓制度和體系,有效提升了社區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遇到哪失火了,我們就給居民和轄區企業辦個‘消防小課堂’﹔有金融案例發生,我們就借機開辦‘金融小課堂’,日常還有針對不同年齡段群眾開設的聲樂、舞蹈、親子課堂,隻要是老百姓有需求的,青河‘社區學校’就能做到事事有主題、處處有活動、全民齊參與。”快人快語的苗麗身兼數職——長青街道青河社區黨支部書記兼居委會主任、青河“社區學校”校長。為了引導各方資源參與社區治理,豐富群眾業余文化生活,同時促進創業就業渠道,青河“社區學校”自成立之初,便形成了由街道黨工委書記任名譽校長,社區黨支部書記任校長,黨支部副書記任助理,社區“兩委”成員兼任輔導員,其他社區工作人員共同參與的組織架構,負責青河“社區學校”的整體組織、管理、協調和實施工作,統籌各類資源發揮優勢作用。
“今年初,通過宣傳,居民知道咱社區要辦學了,接下來,我們就派網格長去收集民意,以區域化網格入戶調研、居民群動態、企業回訪、談心談話等調查問卷的方式,應形勢需求、居民需求、工作需求等開展學校前期籌備工作,營造出濃厚的全民參與氛圍。”苗麗說。將城市基層黨建與青河“社區學校”有機結合,以不斷適應現代化城市建設需要和不斷滿足群眾文化需求的青河“社區學校”為平台,長青街道青河社區打造出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在社區工作中成果轉化的成功范本。
民有所求 我有所謀
以分析研判為辦實事拓思路
“我們老年人就樂意跳跳舞,讓生活過得豐富多彩,子女不用操心。這不,我們舞蹈社團剛剛參加了一個欄目的春晚選拔賽,節目已經順利通過審核,特別有成就感。”居民李春英說。
“我家孩子小,隻能靠我愛人上班養家,家庭開銷成了壓在我心頭的一塊‘大石頭’!”為居民陳曦破解難題的,是青河“社區學校”開辦的技能培訓班。不僅教授手工軟陶制作技能,培訓班還為許多學員提供培訓、服務、銷售一條龍服務。“我利用每天在帶孩子的閑暇做手工,培訓機構回收后,一個月下來能掙將近1000元,正好補貼了家用。”陳曦說。
針對有創業就業需求的居民,青河“社區學校”緊密聯系轄區三大市場,拓寬就業渠道,挖掘就業崗位。採用“開展、引導、幫扶”三項具體措施,有效促進失業人員再就業,推動待業人員自主創業、激勵無業人員自主擇業。
一所“社區學校”緣何能一次次為百姓破解難題?“民有所求,我有所謀。”這是苗麗的答案。根據居民不同需求,社區“兩委”班子開會分析研判,並按居民年齡結構,從幼兒、兒童、青少年、成年到老年,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既利用長春市廣播電視大學的長春全民學習網開展線上教學授課,又通過線下整合資源,使青河“社區學校”培訓有陣地、學習有內容、教學有老師。同時,青河社區還集合社區內精英資源,創建了一支以專職教師為骨干、兼職教師為主體的社區教育志願者隊伍。從最突出的問題抓起、從最現實的利益出發,讓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民有所願 我有所為
“六育”服務為辦實事出妙招
“大家用手擎住傘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身姿,身體挺拔了才有氣質,更能彰顯模特舞的風採!”10月29日上午,在青河“社區學校”模特舞排練課堂上,近30位50歲至70歲的學員們正在排練新節目《中國的月亮》。誰也不曾想,教她們模特舞的老師劉彩霞今年已經72歲,是一位有38年黨齡的老黨員。“看我們這精神狀態和對跳模特舞的熱情勁兒,已經突破了‘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界限。”劉彩霞高興地說。
民有所願,我有所為。劉彩霞和她的“模特隊”,只是青河“社區學校”開辦的諸多特色課堂的一個縮影。通過制定包括育品德、育才藝、育興趣、育技能、育志願、育常識在內的“六育”服務,青河社區將為民辦實事、辦好事、辦暖心事的觸角深入群眾,做到了育學接地氣、受眾廣、師資強、現成效。
青河“社區學校”的“六育”服務課程制定,充分體現出由街道領導干部帶頭、黨員群眾響應、進而帶動社會各界踴躍參與的良好氛圍。目前,學校主要為居民提供社會公德、文明禮儀、家庭倫理道德、法律法規、環境保護、藝術體育等主題課堂,並針對幼兒開設早教班、少兒開設聲樂班、青年開設心理咨詢課堂、中年開設創業就業技能培訓班以及老年人的舞蹈班,深受廣大居民的喜愛與好評。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青河“社區學校”開展黨史學習、新時代文明實踐講堂等宣講30余次﹔開展道德模范、政策法規等學習20余次﹔開展科普益民結對活動10余場﹔組建6支興趣特長社團,大型文藝匯演5次﹔幫扶孤寡老人、困難家庭、困難人群30余次。“社區學校”根據需求不間斷拓展活動領域,分內容分課時組織學習,大大提高了居民群眾參與學習活動的興趣度與收獲感。
為提高教育服務質量,青河社區還專門制定測評機制,以居民代表大會測評和入戶走訪調查問卷測評兩種方式,實現一項一評議,保留居民感興趣的服務項目,並研究如何提高服務質量,使青河“社區學校”真正成為社區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效載體。
共繪“同心圓”,共筑“幸福圈”,長青街道青河社區以辦好青河“社區學校”為己任,激發干事創新內生動力,濃厚比學爭優氛圍,切實提升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率,以黨史學習教育新成效不斷推動社區工作邁上新台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