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吉林省長春市二道區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向實踐轉化系列報道之七——

“十委1+”以“項目化”推進社區服務“精准化”

2021年11月04日09:03 | 來源:吉林日報
小字號

“我家老父親癱瘓多年,不方便下樓,今年老人相中了咱社區委派的理發師。社區辦的‘十委義家’的義剪活動真給力,理發師不僅上門理發,還陪老人聊天,把老人哄得樂呵呵的,解決平日裡最讓我們頭疼理發難題。”居民於恩琴所說的“十委義家”,是二道區東站街道十委社區創新開展的“十委1+”系列志願服務活動之一。由“十委益家、十委意家、十委義家、十委疫家、十委藝家”構成的“十委1+”活動,成為社區黨史學習教育不停步,為民服務有溫度的實踐。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東站街道十委社區弘揚和傳承譚竹青精神,緊緊圍繞為民辦實事辦好事宗旨,結合社區居民參與程度低、服務人群的年齡層不夠全面等實際情況,以社區黨委為核心,充分調動五社聯動、黨建聯盟、竹青志願者聯盟等社會各方力量,以公益服務模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自覺把黨史學習教育中汲取的精神力量轉化為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的實際行動。

實事不怕“小”

群眾有需要就是“大”

“林書記,我這心裡總覺得不得勁,兒女不在身邊,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您給我出個主意。”“我們這個小區物業棄管了,居民們都為未來小區治理和環境問題發愁,能不能由社區幫我們引進一個服務好的物業?”“咱們‘十委義家’的‘義診集市’能不能增加老年心腦血管疾病篩查?這樣我就可以不出社區做老年心腦血管的各種體檢了。”

實事不怕“小”,群眾有需要就是“大”。據二道區東站街道十委社區黨委書記林靜介紹,十委社區黨委在黨史學習教育過程中,始終堅持做到居民有需求、社區有服務,通過清單化、項目化運作,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落地見效。“社區兩委成員每人每周、每月定時更新黨員干部、黨委‘辦實事清單’,跟蹤服務過程並及時反饋群眾‘享實事清單’。”為充分滿足前期走訪調研反饋來的各個層面的各類需求,十委社區還會及時梳理立項,將居民反映的重點、難點、堵點問題納入制定項目范疇,最終創新制定出涵蓋五大類內容的“十委1+”項目,並結合實際總結項目清單一一列項,陸續開展相應活動。

同時,為給居民提供更廣泛、更深入、更有品質的服務,著眼於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的宣傳功能構建,十委社區還創新黨建宣傳方式方法,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培育文明風尚、提供惠民服務。“‘我為群眾辦實事’解決的就是居民最關心、最著急、最盼望解決的實際問題,基於這一出發點和落腳點,十委社區以形式生動活潑的‘十委1+’項目,為居民提供服務事項25項,‘我為群眾辦實事’共計438件。截至目前,受益人群已突破10000人次。”林靜說。

確確實實地滿足轄區居民的多元化需求,踏踏實實地以“項目化”推進社區服務“精准化”,通過著眼群眾所思所急所需所盼,把黨史學習教育轉化為“我為群眾辦實事”的具體行動,切實增強了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推精細化服務

主動做好民聲“收音筒”

“孩子在暑假期間參與了社區‘十委意家’的‘暑期小課桌’活動,社區不僅為轄區的學生們聘請了專業老師和志願者,還定制了書法、繪畫、聲樂等課程,連寫作業都有人輔導,老人隻要按時把孩子送到社區就行。這樣的便民利民舉措,大大方便了我們這些雙職工家長,孩子也度過了一個收獲滿滿的假期。”說這話的居民丁玲,是東站街道十委社區開展“十委意家”活動的受益者之一。

不僅家長們為社區的主動“鬆綁”真情點贊,參與“暑期小課桌”的輔導老師們也嘖嘖稱道。轄區內某教育機構老師李新是位“00后”,此前,她對家長的普遍印象是“一到放假就特別焦慮”,“當得知十委社區要開辦這樣有溫度、有創意的公益活動,我們的教師團隊充分利用自身教聲樂、書畫的教學經驗,將課時細致分解,幾堂課下來孩子們進步都很大。“十委意家”僅僅為孩子們提供一個課堂嗎?據李新回憶,在她的課堂上,有位上四年級的小男孩起初不願意動筆,后來卻因此愛上了書法,由書法筆順聯想到了中國漢字的演變,令老師和家長收獲意外驚喜。

為順應時代發展,滿足居民需求,十委社區將為民辦事下沉一步,主動做好民聲“收音筒”,力推精細化服務,做到“規定動作”不走樣,“自選動作”有創新。

以“十委意家”的活動開展為例,為了提升社區黨員和居民的思想意識,從主觀上養成共建幸福家園的共識,十委社區邀請相關人士為轄區黨員、群眾講黨課9次﹔利用譚竹青先進事跡展室、黨建文化服務中心等陣地,積極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創新打造“百年吉林”人物事跡展廳,建立“百年吉林”人物宣講團,迎接參觀40余次,宣講10余場次,受益人群2000余人﹔每個星期二下午,利用社區室外大屏幕播放紅色經典影片,引領居民重溫革命歷史﹔通過組織轄區居民走進文化場館,人們能更深刻地了解中國共產黨百年黨史以及長春市的飛速發展……精細化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拓展黨建陣地建設,豐富黨建陣地內涵,讓黨史學習教育真正走向十委社區居民內心深處。

在“十委藝家”活動開展中,十委社區黨委充分調動藝術團隊積極性,帶領社區“三團三隊”,結合黨史學習教育自編自導文藝作品,帶領社區藝術團走進轄區、走進老年公寓,送精彩節目,營造出濃厚的社區文化氛圍,豐富了轄區居民精神生活。

此外,在疫情防控已經成為常態化工作的當下,“十委疫家”也在時刻發揮積極作用。十委社區黨委利用微信群、公眾平台等宣傳疫情防控知識,並開展普及分餐、公筷意識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增強了居民自我保護意識,共同維護疫情防控成果。

正是這一樁樁精細化服務的實例,為社區工作補齊了短板,更深深感動轄區居民,贏得居民贊譽。

整合各方資源

學習成果轉化為服務動能

黨史學習教育不停步,為民服務有溫度,這一點體現在十委社區開展活動的方方面面。

“我們很多人現在都養成了一個習慣,有啥憂心事不自己憋悶了,直接去找社區傾訴,一說一個准兒,社區總能幫我們想辦法解決。”高曉慧的話,道出了居民集體心聲。

居民的認可,得益於十委社區黨委在開展工作過程中產生的深刻認識——“我為群眾辦實事”是惠民工程,既要用心用情用力,又要善用惠民巧力,更要形成各方合力,正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同頻共振才能齊發力。

為解決居民“急難愁盼”問題,十委社區在“十委益家”活動中對接竹青志願者聯盟單位進社區,開展點亮微心願公益活動,由國家稅務總局吉林省稅務局婦工委為八道小學30名小學生送去學習用品,太平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吉林分公司為轄區困難家庭送去急需生活用品﹔有效運用電力網格專業隊伍,提高社會治理效能,提升居民幸福指數﹔中共中建鐵投集團城建公司委員會有效解決轄區部分小區雨搭維修、頂層房檐漏雨和防水破損等問題﹔二道區園林處則為十委大院提供玫瑰花苗並幫助栽種。針對空巢老人心理特點,社區主動對接公益服務組織,為老年人開展心理咨詢服務。

懷揣為民真心,干真事、真干事,充分體現出新時代各方資源整合的實力與擔當,將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服務動能。

這一點還體現在“十委義家”的活動設置上。為了讓居民“少跑一趟”“多認識一些”,十委社區黨委與各單位協調,開展“義診集市”,盡最大努力將各項檢查項目同時進行,讓居民隻來一次就能滿足更多需求。對於特殊居民,社區聯合義診義剪單位提供上門服務,實現從“不出社區”到“服務上門”的轉變。同時,社區還有針對性地為部分人群發布招聘信息、舉辦殘疾人招聘會等,滿足不同居民需求。

下一步,十委社區將堅持問題導向,聚焦民生關切,努力把實事辦好,把好事辦實,不斷提升為民服務的水平和質量,讓黨史學習教育真正扎根基層、走進萬家、入腦入心。

(責編:王子鋒、宋美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