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長春市二道區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向實踐轉化系列報道之三——
以黨史學習教育點燃鄉村振興“新引擎”
“黨領路、拓新路、走大路!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切切實實地帶領咱村裡走上了一條致富路!”說這話的是今年6月進駐二道區英俊鎮胡家村的駐村第一書記梅海宇。作為一名“80后”黨員,他說的可不是“大話”。在梅海宇的筆記本上,清晰地勾勒出附近幾個村屯的遠景發展藍圖——借助雪馳山庄旅游度假村優勢,將在偏臉屯建起集農植觀賞、花海觀賞、果蔬種植、生態修復、休閑旅游等於一體的大型農業公園﹔計劃將東劉屯的胡家村小學老校舍,改造成靈芝孢子粉深加工基地﹔依托利元號屯的水庫、綠化優勢,打造“特色民宿+家庭農場”,讓城裡人樂享在鄉間種地、養豬的淳朴生活……培育特色產業,帶動農民致富,這一幕幕正在胡家村逐步實現。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二道區高位統籌、深入謀劃,把學習黨史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相結合,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干在實處、走在前列。今年,通過派駐像梅海宇這樣的優秀干部進駐村庄,實施幫扶助力鄉村振興行動,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向實踐轉化,取得明顯成效。
為鄉村送“紅利” 借梯登高開新局
作為二道區唯一省級建檔立卡貧困村,2018年底實現摘帽的胡家村,如今是個啥模樣?“東胡屯是我們的美麗鄉村試點,通過實施‘一屯兩路四工程’,實現了屯內兩條主路道路沿線綠化,光是邊溝就修了2000多米長。生態廣場、文化廣場能休閑娛樂,垃圾做到日產日清,黑臭水體得到治理,村容村貌的根本性改善,大大增加了村民的幸福感。”一說起村裡的喜人變化,胡家村支部書記趙大軍就像打開了話匣子。
“顏值”的提升僅僅是胡家村的“面子”。通過積極推進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突出黨建引領與保障,駐村第一書記、村“兩委”成員帶頭講黨課,二道區委、區政府組織協調包保單位為鄉村送“紅利”,使美麗村庄的“裡子”也在煥發新彩。
據原胡家村駐村第一書記、時任二道區委保密委員會專職副主任張國峰介紹,為聚焦幫扶政策,今年,二道區委、區政府組織協調駐長某部隊及陸軍裝甲兵學院士官學校等包保單位,為脫貧戶家庭送去米、面、油、藥及慰問金等,捐贈金額達6萬余元。部隊官兵還為胡家村捐贈圖書1000冊及防疫藥品、消毒液、防護服等物品,總價值達3萬余元。
聚焦民生短板,在飲水安全方面,二道區建設老鎮區自來水工程的同時,還修建了農村安全飲水井,使胡家村安全飲水覆蓋率達100%。為改變村容村貌,駐村干部與村干部主動入戶,面對面與村民溝通,贏得村民支持,順利解決了胡家村7個社屯村路修繕升級問題,完成東胡屯美麗鄉村建設項目與東胡小廣場建設,使鄉村人居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胡家村的集體經濟一直是短板,為了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區裡協調包保單位投資建設‘胡家村富軍康秸稈打包扶貧項目’,累計申請農機補貼28萬余元,增加村集體收入5萬元﹔出租場地給吉林省杉芝源生態農業有限公司使用,每年可為村集體增收15萬元﹔鼓勵脫貧戶大力發展養殖業,協調部隊、學校為養殖戶提供仔豬、羊羔、蛋雞和飼料,價值15萬余元﹔為吉林省昌睿食品有限公司協調9萬元扶貧資金,企業每年將10%的紅利分給脫貧戶,今年共為8戶脫貧戶發放產業分紅9000元……”說起鄉村“紅利”,張國峰如數家珍。
為群眾辦實事 借力發力暖人心
28日一早,梅海宇開車拉著李鳳榮大姐家的3000多枚雞蛋,送到了域內企業長春中拓模塑科技有限公司,並將賣雞蛋所得款項交到李大姐手中。“梅書記,太感謝你們了,我這雞蛋滯銷的大難題終於解決了!”作為梅海宇、趙大軍和駐村工作隊員王波的集體幫扶對象,李鳳榮一邊照顧癱瘓在床的老伴,一邊養雞、養豬努力脫貧的自強故事,時刻激勵、催促著他們切實幫助脫貧戶找渠道、暢銷路、不返貧。
從最困難的群眾入手、從最突出的問題抓起、從最現實的利益出發,切實解決基層的困難事、群眾的煩心事,二道區黨員干部正是將這些“關鍵小事”懷揣心間,努力將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切實轉化為謀劃項目的具體行動、帶動鄉村振興的積極行動和科學設計的創新行動。
對此,負責胡家村黨建工作的趙大軍深有感觸。近年來,胡家村為強化黨建引領,實施農村黨組織“提質升級”工程,建設文化陣地,選齊配強干部,以這些“主心骨”“新力量”實現破舊創新,為胡家村鄉村振興出謀劃策。今年6月,梅海宇和駐村工作隊員沈晶、王波一到村,旋即深入脫貧戶、工業企業之中,並對耕地、礦坑、林地等可利用資源情況進行多次走訪調研,掌握第一手資料,以便真正幫助脫貧戶解決農產品滯銷、貸款申請等實際困難。
通過積極發展青年農民、農村致富能手、復員退伍軍人、外出務工經商人員和回鄉本土人才中的優秀分子成為黨員,有效地改善了鄉村黨員結構。結合村情實際,組織開展黨員群眾大講堂,宣傳鄉村振興政策,講授農業技術知識,學習先進村庄經驗,增強了黨組織政治紐帶作用。
通過完善基層黨員干部激勵約束機制,調動了黨員、群眾和各類人才參與鄉村振興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推動黨員干部當好經濟發展“領路人”、改善環境“踐行者”、服務群眾“排頭兵”,形成“群眾看黨員,黨員看干部”的良好氛圍。
為振興找源頭 “外引內育”留人才
以“學史力行辦實事”、為鄉村振興注入人才動力為契機,建立多元主體合作的“引才入鄉”機制、創新實施“人才強鎮”戰略、探索創新驅動戰略下的“平台聯動”機制,正在成為二道區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向實踐轉化的有力抓手。
二道區委、區政府深刻認識到,推動鄉村振興,關鍵還是在人才,尤其是鄉村實用型人才。近年來,為全面落實中央及省市農村工作會議關於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部署,破解鄉村人才引領發展難題,二道區實施“英俊人才引領鄉村振興三年行動計劃”,建設院士專家領銜、高校科研院所技術支撐、群眾百姓入股的“三位一體”杉芝源人才創新基地﹔與吉林農業大學、省農科院等高校合作,建設以“豆腐西施”卜睿、“農民花王”牟永剛為代表的創業基地,充分發揮廣大鄉土人才帶強產業發展、帶領農民致富重要作用。出台《實施英俊人才計劃促進鄉村振興發展的意見》,設立2000萬元的鄉村人才振興專項資金,用於鄉村人才的引進、培養、使用、激勵等。啟動“3111”鄉土人才振興工程,通過“英才集聚”“俊才助飛”“鄉賢守望”3個人才項目,力爭利用3年至5年時間,分別引進培養10名產業高層次人才、100名創新創業帶頭人和1000名新型農村實用人才。
據二道區委組織部人才辦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英俊鎮是二道區轄區內的唯一鄉鎮,在區委、區政府的助力下,目前已累計吸引集聚各類人才351位。今年3月,以“英俊人才”計劃為抓手,圍繞高素質農民、鄉村農村經營者、農村電商人才、鄉村工匠、農村實用人才等重要群體,分層次、分類別組織“英俊人才”評選評審,把一批懂農業、愛農村的人才集聚到推進鄉村振興的事業中來,通過政策紅利,鼓勵更多人為英俊鎮的鄉村振興建功立業。目前,通過初審的人才有14位,計劃今年年底前將完成全部評審工作。
下一步,二道區將緊緊圍繞學黨史、辦實事這個出發點和落腳點,從胡家村小切口出發,持續推進全區鄉村振興戰略,更加精細推進人居環境改善,更加精准優化區域產業布局,更加精致打造二道特色亮點,繼續謀劃推出一批為民、便民、惠民、利民的服務項目舉措,把解決老百姓身邊的實際問題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檢驗,以辦實事彰顯學習成效,以黨史學習教育點燃鄉村振興的“二道引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