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講到心坎上 實事辦到家門口
——重慶大渡口區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取得階段性成效
“對口聯系我們社區的民生服務團,幫社區公園旁的水溝‘加蓋’,公園裡的蚊子少了,安全隱患也消除了,巴實!”10月20日,大渡口區八橋鎮萬有社區居民李亮,對區裡開展的“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伸出大拇指。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大渡口區堅持學黨史與悟思想融會貫通、辦實事與開新局同向發力,全力打造長江文化藝術灣區、南部人文城。
“理論快遞”送黨史
近日,在八橋鎮萬有社區,“理論快遞”宣講員高聖講述故事“三份証書鑒初心”,贏得了大家的熱烈掌聲。“他講自己當兵的經歷、講在貧困村當第一書記的經歷,很精彩,也很感染人!”社區居民陳見維說,宣講接地氣而不是講干巴巴的理論,大家都願意聽也聽得懂。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大渡口區依托“理論快遞”平台開展理論宣講。該區邀請專家名師來區開展黨史宣講﹔並組建黨史學習教育區委宣講團、“理論快遞”七大宣講團,發布“理論快遞”黨史學習教育課程庫,並打造了30余堂黨史精品課程。在王紅旭老師犧牲后,該區又將王紅旭老師的先進事跡納入黨史學習教育中,在全區掀起了學習熱潮。
截至目前,“理論快遞”已赴各鎮街、單位、企業、學校開展宣講2300多場,指導各單位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專題宣講1500余場。
民生服務團惠民生
細雨霏霏的夜晚,跳蹬鎮南海村的路燈亮起來,為行人帶來光亮與溫暖。“南海是農村,以前我們覺得在村裡安路燈是一件很遙遠的事,沒想到今年就實現了。”村民明大姐說。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大渡口在原有的民生服務團基礎上,加大服務群眾的力度。該區派出83個民生服務團,黨員、志願者走進城市社區、農家、走進困難家庭,與群眾面對面交流,收集大家反映較為強烈的困難訴求。南海村不少群眾向民生服務團反映村裡沒路燈,晚上出行不安全。對此,一項名為“安裝路燈民生工程”的項目正式立項。一個月后,村裡新裝的34盞路燈讓南海村的夜晚亮起來了。
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該區還建立在職黨員“一到二崗三單”報到制度,引導全區機關、企事業單位等245個基層黨組織6000余名在職黨員下沉到95個村(社區),切實解決群眾所需所急所盼,贏得群眾好評。
黨史學習教育開新局
近日,長江文化藝術灣區釣魚嘴音樂半島標志性項目——長江音樂廳公開招標。這個項目總投資達27.1億元,總建筑面積13.4萬平方米,將成為我市文化藝術新地標。
與此同時,重慶市小面產業園建設啟動,“金牌干溜”“孟非的小面”“愚小面”等10余家企業簽訂正式入駐協議﹔市藥品監督管理局、重慶醫科大學、大渡口區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國體外診斷產業發展高地”三方合作簽約儀式正式舉行……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大渡口將學習成效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加快建設國家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南部人文之城核心區。
在聚焦高質量發展提質增效方面,今年前8個月,該區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6.7%,增速排全市第1位﹔上半年戰略性新興制造業產值增長77%,規上高技術制造業產值增長136.8%﹔申報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45家,科技型企業年均增長率接近55%。
在聚焦新興產業補鏈成群方面,該區加快推進國家環保產業發展重慶基地、全國體外診斷產業高地等建設,預計今年體外診斷年產值有望達到100億。
在聚焦城市品質提檔升級方面,通過推進重鋼家屬區老舊小區改造、建成重鋼崖線山城步道一期等,使建成區綠化率達46%,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大大增強。
(本報記者 羅芸)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