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七一勛章”獲得者、戰斗英雄柴雲振——

“活著的烈士” 不朽的功名

2021年10月25日09:37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原標題:“活著的烈士” 不朽的功名

70年前,志願軍15軍45師134團8連7班班長柴雲振,在抗美援朝戰場的朴達峰阻擊戰中孤膽沖鋒、殲敵百余人,端掉敵軍營部。和平時期,他帶著24處傷疤回鄉務農33載,赫赫戰功鮮為人知。

為什麼對自己的功勞不提不念?他曾這樣說:“我不是英雄,真正的英雄是那些犧牲的戰友。”

他就是“七一勛章”獲得者、中國人民志願軍“特等功臣”“一級戰斗英雄”柴雲振。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軍事博物館,陳列過一張繪制的柴雲振“遺像”,並記錄了他在朴達峰阻擊戰中浴血奮戰的英雄事跡。

1951年5月30日拂曉,美軍在猛烈的火力掩護下,向朴達峰發起進攻。敵人連續多天攻擊,我軍半步不退。第六天,瘋狂的美軍沿著沒有路的山梁進攻,我軍陣地上的官兵幾乎全部犧牲。危急時刻,柴雲振挺身而出,帶領全班僅剩的3名戰士直插敵群,連續奪佔3個陣地,搗毀敵人營指揮所1個,殲敵200余人。僅柴雲振一人,就殲敵百余人。

志願軍政治部給他記特等功一次,授予“一級戰斗英雄”稱號,他所在連隊成為特功八連。他的事跡感染著戰友,這支英雄部隊后續涌現出了黃繼光、邱少雲……

殊死肉搏中,柴雲振的右手食指被敵人咬斷,全身24處受傷,昏倒在地,后來被輾轉送回國內醫院治療,與原部隊失去聯系。1952年4月,柴雲振傷勢痊愈后,帶著三等乙級殘廢軍人証與1000斤糧票的復員費,回到家鄉四川省岳池縣鄉下,踏踏實實當起一個農民。

1984年9月12日的《四川日報》上,刊載了一則豆腐塊大小的尋人啟事。這則啟事仿佛一塊石頭扔進平靜的池水,打破了柴雲振平淡的鄉村生活。

“柴雲振原系我部八連七班長,在一九五一年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扑(朴)達峰阻擊戰中英勇殺敵,榮立特等功,並授予英雄稱號。因負重傷,回國住院,與部隊失掉聯系。本人見此啟事或知其下落者,請速與湖北省孝感市39155部隊政治部聯系。”

彼時,回鄉30多年的柴雲振早已娶妻生子,每日在田間勞動。他先后擔任過岳池縣大佛鄉鄉長、農業合作社社長、石灰廠廠長、公社黨委副書記等職務,廉潔奉公、勤政為民的工作作風受到當地群眾的贊揚。

這則不起眼的啟事被柴雲振的兒子柴兵榮看到了。柴兵榮想起曾聽父親講過他參加了朴達峰阻擊戰,裡面其他信息也能對得上。柴兵榮覺得父親就是部隊要找的人,但柴雲振否認:“不是我不是我。上面寫的是柴雲‘振’,我是‘柴雲正’。”

原來,柴雲振本名柴雲正,由於抗美援朝期間戰斗緊張,部隊文書在移交人員名冊時,將“柴雲正”誤寫為“柴雲振”。

柴兵榮堅信部隊要找的就是父親,了解父親的他,找到一個勸說父親的“理由”。

“你不是天天想見戰友嗎?去看看老首長老戰友也好嘛。”

柴雲振心裡一動,啟程前往老部隊駐地。看到被咬斷的右手食指、頭部傷疤等細節,部隊認定柴雲振就是他們尋找多年的英雄。他“隱姓埋名、不慕榮利”的奉獻精神,被列入空降兵部隊十大優良傳統之一。

2018年12月26日,柴雲振在四川安詳離世,享年93歲。今年6月29日,柴雲振的大兒子柴兵榮赴北京為父親代領“七一勛章”。

今年7月,柴兵榮帶著父親的“七一勛章”回到了他的老部隊——空降兵某旅“上甘嶺特功八連”,與官兵們一同開展“高擎英雄戰旗”紀念活動,共享“七一勛章”的榮光。

“我們要始終以老班長為榜樣,學習他對黨忠貞不渝、對革命事業執著追求的堅定信念和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敢打必勝,再立新功!”活動儀式上,“上甘嶺特功八連”班長黃勇代表全體官兵表達心聲。

在部隊再立新功,也是柴雲振對兒孫輩的殷切期望。他的兩個兒子都當過兵,孫輩中有一個孫女、一個外孫女參軍。1996年,孫女柴萍入伍來到爺爺曾服役的部隊,成為一名女空降兵。今年夏天,在四川文理學院讀大二的曾外孫女盧俞冰也參軍入伍。

“我們家四代從軍,血液裡流淌著保家衛國的紅色基因。作為英雄的后代、新時代革命軍人,我一定聽黨話、跟黨走,繼承和弘揚人民軍隊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勇擔重任,自覺為強軍事業貢獻力量。”盧俞冰說,她打算新訓結束后報名參加特戰隊員選拔,爭取成為一名特戰女兵。(金青禾 徐 權 本報記者 楊明月)

(責編:王珂園、任一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