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吳起:從長征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
“1935年10月21日,‘切尾巴戰役’在這座山上打響,經過2個多小時的激烈戰斗,紅軍大獲全勝。當時這座山叫平台山,后來改為勝利山。”10月10日,在延安市吳起縣中央紅軍長征勝利紀念園,吳起縣第三小學“小小講解員”白嘉妮正為前來參觀的學生講述紅軍長征故事。
中央紅軍長征勝利紀念館,坐落在勝利山腳下。在紀念館裡,一雙雙草鞋、一封封電文、一張張照片記錄著那段可歌可泣的崢嶸歲月。
通往紀念館的250級階梯代表著兩萬五千裡長征路。與階梯平行的,是一條由大理石制成的紅軍長征時間軸,每一格刻度代表著紅軍長征的階段性時間點,時間最終定格在“1935年10月19日,吳起。”
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勝利到達吳起鎮。在吳起,中央紅軍勝利實現了歷史性戰略轉移,中國革命的命運從此改寫。這裡,不僅是紅軍長征勝利的落腳點,也是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起始點。
歲月如流,如今,勝利山上,戰斗硝煙已經散去,歡迎紅軍的歡呼聲、慶祝長征勝利的鑼鼓聲、支援革命的腳步聲早已遠去,但一代代吳起人並沒有忘記篳路藍縷的歲月,沒有忘記曾經在這塊土地上奮斗、犧牲的英雄紅軍,更沒有忘記傳承和弘揚偉大長征精神。
“偉大長征精神,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於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我驕傲,我是長征精神中隊的一員。”吳起縣第二小學四年級九班學生劉宇溪自豪地給其他班級的學生介紹長征精神。
長征精神中隊是吳起縣第二小學以“紅色精神”命名的班級之一。為了讓黨史學習教育“活起來”,吳起縣第二小學開展了“紅色精神中隊命名”活動,用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脫貧攻堅精神等40種精神,分別命名40個班級為紅色精神中隊。
“我們把班級命名為紅色精神中隊,是希望把黨史知識潛移默化地融入班級學習,激發學生們學習黨史的熱情,從中汲取偉大精神力量。”吳起縣第二小學副校長杭學東說。
“真沒想到,審批局的同志會將許可証親自送到我手中,這樣的服務真周到!”7月15日,拿到辦學許可証后,吳起縣阿斯頓教育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許惠霞高興地說。
7月14日,吳起縣行政審批服務局社會事務科干部齊曉芸檢查檔案資料時發現,該教育機構的民辦學校辦學許可証將於第二天到期,她主動聯系該機構,按要求辦好証件后,將許可証送至負責人許惠霞手中。
“送証上門”是吳起縣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一個縮影。吳起縣積極弘揚長征精神,探索建立了“有事請直說”“小院說事”“紅色代辦員”等制度,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走深走實。
“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是長征精神的重要內容之一。“全縣通過大走訪、大調研,解決了群眾的所期所盼,真正幫群眾辦了實事、做了好事。”吳起縣委組織部副部長田碩說道。
“現在我們遇到事情,政府工作人員會主動到村上聽需求、議辦法,幫我們辦了不少實事哩。”吳起縣吳倉堡鎮丈方台村村民程佔宏高興地說。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如今的革命老區吳起,經濟穩中向好、社會和諧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縣域經濟綜合實力位居“西部百強縣”第69位,正大力弘揚偉大的長征精神,在新的長征路上奮勇前進。
(本報通訊員 思博海 記者 陳宏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