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壯鄉石榴籽 擁抱更緊實

——廣西各地以黨史學習教育強化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2021年10月22日08:19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學黨史 悟思想 辦實事 開新局】

深秋時節,走進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龍勝各族自治縣馬堤鄉張家村,寬敞的水泥路,整潔的農家小院,主題鮮明的民族風俗壁畫,一幅別具民族風情的新農村景象映入眼帘。

在村口的文化活動廣場上,一場“學黨史、悟思想,唱紅歌、感黨恩”活動正火熱舉行,身著各色民族服裝的群眾,以唱山歌形式傳唱黨史和幸福生活。

在廣西各少數民族聚居區,各民族同胞和睦相處、親如一家,大家一同參加山歌會、紅色體育競賽活動、黨史學習教育專題培訓會、紅色歌曲大家唱活動……各族群眾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在一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深扎根心田。

宣講接地氣聚人氣

尋常圩日,在廣西河池市東蘭縣武篆鎮紅七軍前委舊址——魁星樓前,黨史宣講小分隊成員陳代江,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武篆民謠”唱黨史、頌黨恩。不一會兒,成群結隊的人們紛紛聞歌而來,有的戴著草帽,有的扛著扁擔,有的抱著孩子,不少人掏出手機拍攝,小小廣場被圍個水泄不通。“武篆民謠曲調都差不多,我們一邊聽就能一邊跟著哼。”一位老人對記者說。

當陳代江唱起作曲家麥丁根據“武篆民謠”創作的《壯錦獻給毛主席》時,現場群眾紛紛附和,淳朴鄉音和婉轉旋律,唱出了壯鄉人民的心聲。“武篆民謠接地氣,群眾喜歡聽,隻要歌聲一響就會聞聲而來,像過節一樣熱鬧。”武篆鎮黨委書記覃肖陽說。

革命老區東蘭縣,是人民英模韋拔群的故鄉,居住著壯、漢、瑤等11個民族,31萬人口中,少數民族佔91%。為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入腦入心,東蘭縣針對少數民族群眾分布廣、語言不通等實際,組建57個宣講小分隊,用少數民族語言和壯族勒腳山歌、壯族長排歌、民間山歌劇、武篆民謠等,開展流動宣講、山歌會宣傳200多場次,傳遞黨的好聲音。

“宣講員用瑤語講述黨的光輝歷程和家鄉的變化,我們瑤族群眾聽得懂,也記得住。”三弄瑤族鄉弄寧屯布努瑤猴鼓舞傳承人蒙勝文豎起大拇指說,“縣黨史學習教育宣講小分隊多次來到屯裡,與瑤族同胞圍成一圈,拉家常、唱山歌,增進了溝通,拉近了距離。”

“大新縣地處中越邊境,有26個民族,壯族佔總人口的98%。”大新縣下雷山歌傳承人農連清說,今年以來,該縣共開展了10多場次山歌活動,創作了100余首壯族山歌,有效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進基層、走進農村、走進田間地頭。

黨史進課堂鑄信仰

“1949年6月28日,滇桂黔邊區縱隊左江支隊全茗武工隊通訊員趙東山、許文富護送機要文件途中,遭遇國民黨聯防兵襲擊,經過激烈戰斗,不幸犧牲……”廣西崇左市大新縣全茗鎮中心小學課堂上,趙秀萍老師正用壯漢雙語深情講述著當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

全茗鎮中心小學是我國南疆邊境縣——大新縣唯一的壯漢雙語小學。黨史學習教育以來,該校結合民族文化傳承保護,將地方黨史引入課堂,在青少年心中播下愛黨愛國的種子。

趙秀萍出生於抵邊鄉鎮的一個貧困戶家庭,父親早逝,母親含辛茹苦供養姐弟倆。高中畢業時,她曾產生不再繼續讀書的想法,所幸趕上少數民族定向委培教師的政策,免費讀完了大學,畢業回鄉成為一名人民教師。

“正是得益於國家的扶持,我的人生才得以改變。”趙秀萍動情地說,“我將用所學知識,引導教育學生感恩黨、跟黨走,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

全茗鎮中心小學配備有壯漢雙語專業教師,除每周給各班學生上一節壯語課外,還結合“壯族三月三”“壯族霜降節”等傳統節日,組織學生用標准壯漢語講愛黨、愛國、愛家的故事,開展制作五色糯米飯、拋繡球、跳竹竿舞等民俗活動。該校還組建壯語黨史宣講隊,深入少數民族地區用壯語講黨史,促進民族文化傳承,增強文化認同。

“我們少數民族邊境縣要常態化開展宣傳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把黨的民族工作貫穿到中小學教育全過程。”大新縣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黃雲燕說。

新民社區聚“新民”

“這裡生活好、環境美,文娛活動豐富,我們不管是壯族、漢族、瑤族,都經常聚在一起看節目、嘮家常。”在河池市巴馬瑤族自治縣新民社區,原居西山鄉戈賢村戈二屯的王世超老大爺滿意地說。

2017年,8361名貧困群眾相繼從東山鄉、西山鄉等10個鄉鎮會聚而來,組成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融合團結的大家庭——新民社區。

“這裡是幸福巴馬的縮影,也是民族團結進步的最好實証和最美名片。”新民社區黨支部書記羅海新說,自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來,社區創新服務載體,將黨組織建設成居民的“溫暖港灣”,穩步開展搬遷后續扶持工作,讓居民群眾安居樂業。

羅仁信一家從西山鄉弄烈村昌朝屯搬遷到六能安置點,因之前信息閉塞,搬遷后找不到合適工作,后來通過社區舉辦的“春風行動”招聘會,羅仁信和妻子都找到了工作,如今家庭收入穩定,日子越過越紅火。

就業是搬遷后續扶持工作的重中之重。新民社區以“為民辦實事”為抓手,提供公益性崗位136個﹔推進產業園建設,以免租方式引進企業到多個安置點入駐,投資發展扶貧生產車間,引進商家入駐安置區商鋪經營,為近千名搬遷群眾提供務工崗位、創業機會,並“點對點”免費專車輸送農民工赴廣東就業。

“不少孩子的家長通過招聘會外出務工,孩子課后教育成了問題,”居民張惠筆說,“社區為此開設了‘四點半學堂’,免費為40多名孩子提供課后輔導,解決了家長的后顧之憂。”

為促進民族團結,社區經常組織籃球賽、乒乓球賽、拔河比賽、逗鳥比賽、射弩比賽等活動,豐富了群眾的文娛生活。“我們從不同的村屯來到這裡,組成這個大家庭,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團結和睦,接續奮斗,奮力實現共同富裕目標。”羅海新說。

(本報南寧10月21日電 本報記者 周仕興 本報通訊員 陸玉勇 羅榮玉)

(責編:宋美琪、王珂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