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黨人的風骨氣節膽魄
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有一幅巨大的油畫《決策出兵》,生動再現了當年黨和政府作出抗美援朝決策的歷史場景,引人駐足參觀,把人們的思緒帶到70多年前。危急關頭,應朝鮮黨和政府請求,黨中央以非凡氣魄和膽略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歷史性決策。這是一場在一開始被認為“不可能打贏”的戰爭,但我們最終打敗了武裝到牙齒的對手,創造了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跡。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丟掉幻想、勇於斗爭,在原則問題上寸步不讓、寸土不讓,以前所未有的意志品質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共產黨人任何時候都要有不信邪、不怕鬼、不當軟骨頭的風骨、氣節、膽魄”。講風骨、重氣節、崇膽魄,是共產黨人的鮮明精神品格。“風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飢志越堅”的紅軍戰士,“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王進喜,“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的焦裕祿,“寧洒熱血,不失寸土”的新時代衛國戍邊英雄官兵,“疫情不退我不退”的最美逆行者,都是共產黨人講風骨、重氣節、崇膽魄的集中體現。歷史和實踐都表明,一部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史,就是在逆境中奮發、在奮斗中自強的歷史。
人無剛骨,安身不牢。中華民族歷來講風骨、重氣節、崇膽魄,千百年來涌現出了無數仁人志士和民族英雄,“不為五斗米折腰”“不食嗟來之食”的故事家喻戶曉,夸父逐日、精衛填海、愚公移山的傳說代代相傳。像鬆一樣鐵骨錚錚、遒勁有力,像竹一樣堅韌不拔、剛正不阿,像菊一樣高風亮節、惟吾德馨,像梅一樣經霜傲雪、知難而進,中國人對風骨、氣節、膽魄的重視,融入了日常生活,成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行為規矩、思維方式。100年來,共產黨人進一步把這一傳統美德發揚光大,並注入了堅定的理想和信念,使風骨、氣節、膽魄成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外在反映和重要政治品格。
以和為貴的中華文化涵養了中國人“不惹事”的民族稟賦,不屈不撓的中華民族在歷經磨難中鍛造了“不怕事”的民族品格。中國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在任何困難和風險面前,腿肚子不會抖,腰杆子不會彎,中華民族是嚇不倒、壓不垮的。回望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歷史和現實,我們可以看到,任何威脅都嚇不倒中國人民,隻會進一步激發中國人民眾志成城的民族精神﹔任何壓力都壓不垮中國人民,隻會讓中國人民更加看清霸權主義的本質。以斗爭求安全則安全存,以退讓求安全則安全亡,這是中國人民在斗爭實踐中得出的結論。
堅持原則,大方向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不動搖。任何風險挑戰,隻要來了,我們就必須進行堅決斗爭,而且必須取得斗爭勝利。今天,像戰爭年代那種血與火的生死考驗少了,但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仍然在繼續。當前,我國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改革發展正處在攻堅克難的重要階段。黨員干部決不能丟掉革命加拼命的精神,決不能丟掉謙虛謹慎、戒驕戒躁、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傳統,決不能丟掉不畏強敵、不懼風險、敢於斗爭、敢於勝利的勇氣。要發揚黨的光榮傳統、賡續紅色血脈,發揚“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斗爭精神,涵養“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斗爭意志,練就“踏平坎坷成大道”的斗爭本領,任何時候都要講風骨、重氣節、崇膽魄,以實際行動詮釋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為民造福的情懷和追求,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攻堅克難、奮勇前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