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八桂山水別樣紅

——建黨百年紅色旅游精品線路採風見聞

2021年09月24日10:01 | 來源:廣西日報
小字號

編者按

八桂大地,紅色熱土。5月31日,文化和旅游部聯合中央宣傳部、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建黨百年紅色旅游百條精品線路”,其中,廣西共有“百色起義·紅色廣西”“血戰湘江·突破包圍”“八桂大地·鄉村歡歌”3條線路入選。這些線路特色鮮明,內涵豐富,串聯起沿線眾多優質景區,充分展示了廣西紅色資源和文旅發展成就。

9月14日,由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中國旅游報社共同主辦的“建黨百年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廣西採風活動啟動,由知名紅色文化旅游專家學者、主流媒體記者組成的採風團沿著這些線路,踏訪紅色熱土,追尋紅色記憶,感受發展新貌,用手中的鏡頭和紙筆呈現八桂風採。

這次採風活動進一步提升了廣西紅色旅游的熱度,打響了紅色旅游品牌,對廣西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推動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百色起義風雷激 兩江紅旗耀今朝

百色紅色旅游資源十分豐富。“百色起義·紅色廣西”線路涵蓋了百色起義紀念館、粵東會館、紅七軍軍部舊址等8個紅色景點,被列為“重溫紅色歷史、傳承奮斗精神”主題線路,深受游客歡迎。

採風團一行步行穿過一條騎樓建筑街道,便來到粵東會館門口。粵東會館始建於清朝康熙59年(1720年),佔地面積2000多平方米,曾是粵商赴百色經商的落腳點。幾百年來,這座雕梁畫棟、古香古色的嶺南風格建筑保存完整,記錄了一段又一段商賈傳奇,也見証了一場艱苦卓絕的紅色革命。

1929年12月,鄧小平、張雲逸、韋拔群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發動百色起義,創建紅七軍,建立右江革命根據地。百色起義得到廣大粵商的支持,紅七軍司令部就設在粵東會館。“粵東會館是紅七軍的誕生地,是百色起義的策源地,在這裡睹其物思其人,讓我們走進了歷史,感受到了中國共產黨人庄嚴的初心。”中國旅游報記者姜波說。

百色起義紀念園是百色首個5A級景區,景區由百色起義紀念館、右江民族博物館、百色起義紀念碑、紅軍橋等組成,形成了一條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映襯、紅色歷史與民族文化融為一體的風景線。百色起義紀念館內有多個展廳,以實物和圖片等多種形式展示了百色起義的背景、過程,讓人仿佛穿越時空,回到那段崢嶸歲月。

“吾拔群,願把五尺之軀交給黨,跟黨鏟除天下不平,建立一個平等的新社會。熱烈而生,熱烈而死。”這是韋拔群僅有38字的入黨申請書。在百色起義紀念館,大家聽著講解,內心震撼。

“桂西北紅色旅游品牌一向面臨著‘點強線弱’等問題,‘百色起義·紅色廣西’讓散珠碎玉式的紅色景區‘串珠成鏈’,成為廣西紅色旅游的經典線路。”紅色文化旅游學者陸桂生說。

一草一木俱英魂 一山一石皆豐碑

天雖然下著蒙蒙細雨,但仍擋不住大家的緬懷之情,前往大坪渡口憑吊英烈的團隊一個接著一個,不絕如縷。

大坪渡口,是全州著名古渡之一,位於距全州城約30公裡處的湘江江畔。《長征》《我的長征》《長征從這裡走過》等電影均在此地拍攝,曾是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的第一渡。為了紀念犧牲的先烈,當地群眾3年不飲湘江水,10年不食湘江魚。

“這次重走長征路,來到大坪渡口,讓我領悟到長征勝利的重要性和血戰湘江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性,也更加堅定了我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來自西安的游客於女士說。

“血戰湘江·突破包圍”線路涵蓋了桂林市全州縣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館、湘江戰役大坪渡口、湘江戰役全州腳山鋪阻擊戰舊址等10個紅色旅游景點。大家沿著線路追尋中央紅軍在桂北艱難跋涉的足跡,追憶湘江戰役的壯烈。

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園位於全州縣才灣鎮境內,主要包含紀念館和紀念林兩大功能區,紀念館全面、系統地展示了湘江戰役和紅軍長征的整個歷程及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我國取得的輝煌成就。紀念館的“血戰湘江突重圍”環節,採用現代聲光電技術、3D數碼技術、場景復原等形式,結合歷史圖片、文物實物,再現湘江戰役的歷程,讓人如同身臨其境。

紀念林以“一草一木一英魂,一山一石一豐碑”為主題,安葬有紅軍烈士遺骸,設有憑吊廣場、湘桂古道、石林石陣、連心樹廣場、戰壕遺址等,是緬懷紅軍先烈的主要場所。走入紀念林,現場一片肅穆,採風團成員人人臉上寫著敬意和哀思。

“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園已經成為廣西紅色旅游的一張名片,為各界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黨性教育、廉政教育、紅色研學活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紅色文化旅游學者徐仁立說。

八桂大地變新顏 鄉村歡歌醉游人

喝攔門酒、體驗銀器制作、看水上實景演出……在夢嗚苗寨,採風團成員感受到了純正的苗族風情。

夢嗚苗寨是融水為實施易地扶貧而打造的景點,如今苗寨已創建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是當地的網紅打卡點。夢嗚苗寨的發展,為村民提供了一大批工作崗位,如演員、導游、服務員、保安、店鋪老板等,越來越多村民走上了小康路。

“苗寨通過發展旅游,不僅讓村落煥發了新顏,也為當地村民提供了工作機會、增加創收渠道,給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大的新動能。”工人日報記者吳麗蓉說。

“八桂大地·鄉村歡歌”線路涵蓋了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安錘鄉江門村、柳州市夢嗚苗寨等13個村落,這些村落從僻靜走向熱鬧,從貧窮走向富裕,向八方游客奏響了一曲曲“鄉村歡歌”。

河池市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思恩鎮陳雙村是一個移民大村,全村居住著壯族、毛南族、苗族、瑤族、水族、布依族等11個少數民族群眾。

在當地政府旅游興縣戰略的指引下,陳雙村先后建成休閑廣場、民族文化戲台、苗族感恩亭、苗族農家樂園游客中心、苗族鼓樓等旅游配套設施。村裡還在3個移民新村的基礎上重點打造了毛苗瑤新村旅游休閑區,村民自發組建的蘆笙隊、龍舟隊等文體團隊還受邀到各地表演,日子越過越美。2020年,陳雙村被農業農村部評為“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陳雙村依靠發展旅游業,各族人民逐漸走上致富道路,如今村裡吃、住、娛樂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旅游業發展日益成熟。”該村黨總支書記韋炳錄表示,陳雙村將以美麗鄉村建設為依托,走鄉村旅游發展之路,打造集飲食、農業觀光、水果採摘、民俗表演於一體的特色生態休閑游。

“村裡的毛南族傳統技藝展示培訓中心令人眼前一亮,中心以培訓拉動內生動力,為當地群眾創造了就業條件,不失為鄉村振興的一個好舉措。”千龍網記者郭小英說。

“通過這次採風活動,我們看到廣西紅色文化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和合理開發,紅色旅游景區(點)提質升級,紅色旅游產品愈加豐富。”陸桂生認為,在文化旅游強區建設和鄉村振興中,紅色旅游將大有可為,通過釋放新動能,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通訊員 黃靜瑩 周 鵬 本報記者 吳麗萍)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