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學習有感:當代青年應當如何度過一生
隻要真心相待、實心相幫、全心相托,即使隻有“半條被子”仍可以留下長久暖意,即使隻剩漫山血染的杜鵑仍可以迎來燦爛春天。
深入學習“四史”特別是黨史以來的每一天,我都被深深地震撼和感動著,百年黨史上那些珍貴畫面、那些或青春或蒼老卻無比堅毅的先烈身影和面龐,仿佛在無聲地召喚著:
一個人,尤其是當代青年,應當如此度過自己的一生。
賦予生命以深刻
一個人尤其是當代青年究竟該如何度過這有限而珍貴的人生,才算沒有虛度的悔恨呢?17歲的馬克思在高中畢業作文《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中曾給出過答案:“人們隻有為同時代的人的完美、為他們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達到完美。”15歲下鄉梁家河的青年習近平用實際行動給出過答案:在經歷了掏地、挑糞、耕種、鋤地、收割、擔糧等諸多“第一次”之后,他將對祖國大地和人民群眾的無限深情作為自己的根,自此篤定踐行“為人民做實事”的庄嚴承諾。
賦予生命以深刻,就是擺脫“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將個體價值與人類發展的偉大事業休戚相連,將個人命運與國家民族的興旺繁盛密切相關,以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堅強的黨性意志,主動接續偉大夢想、偉大事業、偉大工程和偉大斗爭,在成就他人和貢獻歷史的同時,完善人格、豐富學養、拓展視野、深邃思想。
賦予生命以智勇
革命意味著流血和犧牲,那些驚心動魄的黨史瞬間背后無不交織著機智、沉穩、堅守與勇毅。作為黨的最核心文檔,“中央文庫”累計兩萬余件、分裝20多箱,卻在被鐵籠般統治的上海完好保存20多年,直至新中國成立。其歷任管理員幾乎都曾經歷過各種天災人禍,尤其是在與黨組織失去聯系時,悄然而頑強地守護黨的最高秘密。連續幾位管理員接任時三十幾歲、病故時也是三十幾歲,其風險之大、壓力之重絕不亞於沖鋒陷陣。《石庫門裡的紅色秘密》一書裡曾描述,他們在密不透風、昏暗的小屋裡整理文檔,經常燒著爐子以備在敵人闖入時點火、燒房從而與文檔共存亡。1929年,中共中央第一座秘密電台在上海建立,完成了黨的通信史上一次劃時代革命。籌建電台的是一位善於自學成才的年輕人李強,他接到周恩來同志下達的指示后即偽裝成無線電愛好者,不動聲色地以業余愛好學習、以漫談閑聊請教,分批次購買所需零件、發動機及無線電技術材料,直至與同樣速成的張沈川完成了制作電台、機務、報務等所有工作。他們創造的被黨內同志譽為“豪密”的密碼本,直至國民黨潰敗都未被對方破譯。
賦予生命以智勇,就是在任何艱難困苦的條件下,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睿智和果敢,將所有看似不可逾越的“天塹”聯成通途。毛澤東同志曾說過,“像我這樣一個人,從前並不會打仗,甚至連想也沒想到過要打仗”,他卻因為黨和人民的需要而成為偉大的革命家、戰略家、理論家。我們不太熟悉的張仲瀚同志,本是上世紀30年代的文藝家,卻因為黨和人民的需要而成為40年代的軍事家、50年代的農學家,一生未被授予軍銜卻仍被譽為“新疆軍墾第一人”。
賦予生命以堅毅
任何一個國家、民族的發展,都是跌宕起伏甚至充滿曲折的。黨的百年歷程就是在這樣的激流裡,由那些金子般的心靈、鋼鐵般的意志所積澱而成的史詩。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曾深情講述:鄧小平同志因為敢於堅持真理、修正錯誤而一生“三落三起”,他卻“每次被錯誤批判打倒都豁達樂觀、沉著堅韌,對未來充滿希望﹔每次復出重新回到工作崗位都無私無畏、以頑強的意志排除各種干擾,堅定不移推動正確路線方針政策的形成和實踐”。
更早期的黨史上,鄧中夏同志1933年不幸被捕,國民黨反動派挑撥他:“你是共產黨的老前輩,現在卻受莫斯科回來的那些小輩欺壓,連我們都為你感到不平!”鄧中夏輕蔑地回答:“這是我們黨內的事,你有什麼權利過問?”“請告訴同志們,我鄧中夏就是燒成灰,也是共產黨人!”就義的兩天前,他給黨寫了最后一封信,信中說:“同志們,我快要到雨花台去了。你們繼續努力奮斗吧,最后的勝利是屬於我們的!”
賦予生命以堅毅,就是在遭遇誤解、挫折、失敗甚至犧牲時,仍然秉持堅韌、豪邁與豁達的人生態度。正如毛澤東同志在長征時的豪情萬丈:“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隻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礡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裡雪,三軍過后盡開顏。”也正如陳毅同志在梅嶺被圍時的獻身決心:“斷頭今日意如何?創業艱難百戰多。此去泉台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將人生冠之以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必將始終閃耀著壓倒一切敵人而不被任何敵人所壓倒、征服一切困難而不被任何困難所征服的不滅精魂。
賦予生命以溫暖
早期共產主義者的覺悟源於對社會的強烈責任感和對勞苦大眾的深切同情心。青年周恩來曾寫道:“每當我‘躑躅途中’,看到成群無家可歸、生活沒有著落的乞丐時,就‘推己及人’,‘視天下飢如己飢,溺如己溺’。”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正在於矢志不渝地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而奮斗,人民群眾也因此成為黨的力量源泉,“最后一碗米送去做軍糧,最后一尺布送去做軍裝,最后一件老棉襖蓋在擔架上,最后一個親骨肉送去上戰場。”
賦予生命以溫暖,就是永葆愛黨愛國愛人民的真摯情感,永懷最深沉有力的博大情感。焦裕祿同志曾說:“在這大雪擁門的時候,我們不能坐在辦公室裡烤火,應該到群眾中間去。共產黨員應該在群眾最困難的時候,出現在群眾面前。”隻要真心相待、實心相幫、全心相托,即使隻有“半條被子”仍可以留下長久暖意,即使隻剩漫山血染的杜鵑仍可以迎來燦爛春天。
【作者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進修二部組織處副處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