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歷史文化遺產活起來(大家手筆)
今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省承德市考察時指出,要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挖掘其豐富內涵,以利於更好堅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歷史文化遺產不僅生動述說著過去,也深刻影響著當下和未來。加強考古工作和歷史研究,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產,是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我們要深入挖掘歷史文化遺產蘊含的深厚價值,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不斷豐富社會文化滋養。
在歷史長河中,中國人民創造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優秀傳統文化,留下了無數彌足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通過這些歷史文化遺產,我們得以了解古代社會的生產生活,探究古人的精神世界,同時能夠汲取跨越時空、具有永恆魅力的寶貴思想資源,為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借鑒。故宮作為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瑰寶,體現了中華文化的連續性、包容性與適應性,彰顯了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故宮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是在中國這個文明古國孕育出來、由不同文化相互交流融合而形成的人類文化遺產,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也體現了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薈萃。故宮生動地展示著中華民族海納百川、兼容並包、和而不同、求同存異的胸襟氣度,彰顯了中華民族“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的價值理念。
對於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永遠是第一位的。歷史文化遺產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我們要倍加珍惜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做好保護和傳承工作。這既是保護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擔當,也是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做好保護工作,既要延緩自然因素對文物的侵蝕,也要應對旅游業迅猛發展帶來的潛在風險﹔既要充分借助科技手段加強文物保護,依法進行有效管理,也要吸引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文化遺產保護事業,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保護意識,讓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理念進一步深入民間、深入基層,進而凝聚起推動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強大合力。
不忘本來才能開創未來,善於繼承方能更好創新。在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產基礎上,我們要不斷挖掘其蘊含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價值理念、道德規范等多元價值,讓文物活起來,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精神支撐。廣大研究者要秉持開放眼光,以學術研究為支撐,以社會需求為動力,用更加豐富的研究成果闡釋清楚我國歷史文化遺產的獨特創造、價值理念、鮮明特色,充分展示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情懷和文化自信。加強多學科協作,聯合經濟、法律、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科技、醫學等不同專業背景的專家學者合作攻關,多角度、多維度深入揭示歷史文化遺產的價值。廣泛調動全社會力量,形成包括專家學者、文化愛好者在內的多維度、多層次研究網絡,讓歷史文化遺產煥發蓬勃活力和時代風採。
(作者為故宮博物院院長)
《 人民日報 》( 2021年09月06日 10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