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沈陽市將學史力行作為落腳點——
堅持“三個導向”精准施策惠民生
沈陽市沈北新區中體花園一號小區多年來燃氣一直未開栓。日前,沈北新區紀委監委通過“我為群眾辦實事·紀委請您來出題”專欄,了解到小區居民反映的這一問題,立即責成專人詳細了解具體情況。經過核實,這個小區的一部分燃氣管線是由開發商鋪設的,在准備開栓前,因發現漏點存在安全隱患,導致停工至今。
面對群眾熱切盼望解決的問題,沈北新區紀委監委不當“二傳手”、不做“和事佬”,深入現場督導,與相關責任部門和開發商共同找症結、想辦法、推進度、抓落實。很快,區城鄉建設事務服務中心會同沈陽燃氣集團等部門進行了工作對接,隨即開始進場施工。施工完成並驗收后就能開栓了。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沈陽市堅持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突出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成果導向,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精准施策、靶向發力,深入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爭作貢獻促振興”實踐活動,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讓群眾切實感受到新變化、新成效。
設定目標,高位謀劃強部署
沈陽市委高度重視“我為群眾辦實事、爭作貢獻促振興”實踐活動,制定下發《“我為群眾辦實事、爭作貢獻促振興”實踐活動實施方案》,明確目標任務,細化推進舉措,列出“民生實事”“民生品牌”“服務群眾”等市級層面三張清單,提出就業保障、教育醫療等11個方面66件重點民生實事及50件文明城市建設民生實事,列出涵蓋推進鄉村振興、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等7個方面33項重點項目,為全市更好組織為群眾辦實事明確了方向。
為切實發揮領導干部的示范帶頭作用,沈陽市級領導班子和市級黨員領導干部每人領辦兩項民生實事項目。在他們的帶動下,全市區縣(市)黨委、人大、政府、政協領導班子成員共確定民生實事1212項。
沈陽市還成立由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政府辦公室等單位骨干力量組成工作專班,形成工作小組監督指導、牽頭部門統籌推進、行業系統主管部門深入推進、各地區各單位具體實施的責任閉環。通過周簡報、月專報、季研判的方式,加強過程管理、定期調度,高水平推進實踐活動。
堅持目標導向,高位謀劃強部署,沈陽市各部門合力推進,問題解決變得高效快捷。
解決問題,提高群眾滿意度
“垃圾落地就有人清運走,樓道裡密密麻麻的小招貼也被清理干淨,從‘裡兒’到‘面兒’都有人管了,大伙心裡敞亮多了……”8月18日上午,在皇姑區陵東街道213小區,談起老舊小區改造帶來的變化,居民們感慨多多,滿意度大大提高。
為做好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沈陽市實現由群眾“點菜”政府接單的機制創新,推廣“人民設計師”制度,提升了居民對改造工作的滿意度。2021年沈陽市計劃改造老舊小區121個,預計9月末全部竣工,改造后的老舊小區力求達到功能完善、環境整潔、管理有序、安全舒適的改造標准。
沈陽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聚焦群眾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和存在的普遍性問題,聚焦發展亟待解決的痛點難點問題,聚焦長期未能解決的民生歷史遺留問題,精准施策辦實事、解難題,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沈陽市以“送政策、察實情、解難題、促發展”為主要內容,持續開展“萬人進萬企”活動,全市10473名黨員干部深入16617家企業,找准企業群眾反映集中的問題、發展亟待解決的難點,累計辦理解決企業訴求9816件。
沈陽市還緊緊抓住群眾最關心最迫切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補齊民生領域短板、提高公共服務質量,推動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工作取得新進展。今年以來,全市新增就業9.78萬人,零就業家庭保持動態為零。全市二級以上綜合醫院100%實現預約診療,為一體化管理的村衛生室配備6類常用設備8597件。在100個社區開展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試點,為符合條件的老年群體提供免費居家養老服務。以“幸福教育”為引領,探索開展暑期托管服務,解決許多雙職工家庭未成年學生的照護需求。
鞏固成果,完善服務民生新機制
年逾花甲的張阿姨要到外地幫女兒帶孩子,可又擔心自己的身體,一旦有病在外地就醫報銷可是一件麻煩事。於是,她來到沈陽市醫療保障事務服務中心。經網上查詢,工作人員發現她需要申請醫保卡,便立即一並幫她把這事辦了。“以往,遇到類似的事需要到另一個窗口重新排隊,如今,隻在一個窗口,自己想辦的事就能全搞定。”張阿姨連夸市醫保中心服務民生工作做得好,讓群眾省了心,少跑了路。
沈陽市各級黨組織堅持既注重立足眼前、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具體問題,又著眼長遠、完善解決民生問題的體制機制,強化以干成事論英雄、以解決問題論能力、以高質量發展項目和高水平制度創新成果論業績的鮮明導向,一項一項抓,一件一件辦,確保抓到位、見實效。
沈陽市全面啟動“一件事一次辦”改革,推動“公積金提取”“新生兒一件事”“殘疾人補貼”等62個企業和群眾關注的全生命周期事項實現“一件事一次辦”。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沈陽全市全程網辦事項佔比達到98.7%、實際網辦率達到91.2%、即辦事項佔比達到73.9%,各項主要指標取得長足進步。
推進“黨群一張網、服務叫得響”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創新,提升社區為民便民安民功能。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健全群防群治工作機制,建立“盛京義勇”基層黨支部1204個、“盛京義勇”驛站1100個,壯大“盛京義勇”等志願者力量。
完善農業產業鏈發展提升實施方案,制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提質增效行動方案,抓實稻米、畜牧、漁業、蔬菜、花卉、深加工六大產業鏈。制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美麗庭院、美麗村屯、美麗田園”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和現代種業保護創新三年行動計劃,促進農村功能、服務、文化和生態品質提升。深化農村綜合改革,沈北、於洪宅基地改革試點方案通過審議,通過產權交易平台流轉成交項交易項目1691宗,交易金額1.77億元,為農民增加財產性收入2000余萬元。(本報記者 王雲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