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舊址“活”起來
廣東廣州越秀區探索紅色史跡保護利用新方式
“叮叮叮”,一陣清脆的上課鈴聲傳來,學生們魚貫而入,一堂黨課開始了。7月19日上午,廣東省立宣講員養成所遺址“小紅樓”場景復原區內舉行了場館修繕后的首場黨史學習教育。
廣州作為中國近現代革命的重要策源地,有著悠久革命歷史。越秀作為這座英雄城市中紅色資源最集中的一塊熱土,埋藏著眾多“紅色寶藏”。今年以來,越秀區結合創建紅色文化傳承弘揚示范區,不斷加大紅色革命遺址保護利用力度,大力推進廣東省立宣講員養成所遺址、中共廣東區委舊址、周恩來同志主持的中共兩廣區委軍委舊址等紅色史跡修繕工作。
修舊如舊力求還原建筑原貌、實物展陳盡量還原當時場景……在做好修繕的同時,越秀區還十分注重對紅色史跡的活化利用,注重與市民產生共鳴。廣東省立宣講員養成所遺址打造成“紅色教育傳承基地”,中共廣東區委舊址打造成“體驗式黨課”紅色大講堂,周恩來同志主持的中共兩廣區委軍委舊址打造成越秀區首個“微型軍事博物館”。同時,越秀區還探索社會化運營新路子,讓紅色史跡真正“活”起來。
“小紅樓”化身紅色教育傳承基地
在越秀區起義路素波巷內的廣州市第十中學內,有一棟紅牆綠瓦的紅樓,就是廣東省立宣講員養成所遺址。100年前,一批進步知識分子在這裡敲響了上課鈴,注音字母訓練班、廣州機器工人補習班等課程在“小紅樓”拉開序幕。
1921年春,陳獨秀、譚平山等人在廣州成立廣東的共產黨早期組織,這是中國第一批共產黨早期組織之一,“小紅樓”就是其主要活動地點。中共廣東區委在這裡籌備了影響深遠的重大事件,如團一大、第一次全國勞動大會、中共三大等。
100年后,一場黨史課在這裡開始。“楊匏安和楊家祠”“廣東區委舊址和陳延年”“廣州起義和革命烈士游曦”……越秀區委黨校教師任欣虹帶領學生們回到熱血沸騰的大革命時期,學生們一邊聽課一邊做筆記。這是廣東省立宣講員養成所遺址完成修繕及展陳提升以來,迎來的首場青少年黨史學習教育專題黨課。
走進修繕布置后的一層展陳室,仿佛穿越了歷史。從牆上挂著的鐘表到桌面擺放的練字用的石板,每一處細節都力求還原舊貌。“初心之地,南粵之光,這裡是廣東第一個黨支部的誕生地,在這裡進行黨史學習教育意義非凡。”廣東省中共黨史學會原副會長黃振位說。
修繕后還特意設置了多媒體體驗廳,將國內各紅色場館線上展館融合展示。體驗廳所連接的場館包括中共早期黨組織的紀念場館、國內著名紅色紀念場館、廣東網上紅色場館等。走進小紅樓,就能雲游國內各紅色場館,還可以通過VR游戲“回到”革命年代,與歷史中的人物互動,沉浸式體驗革命烽火。
“我們按照‘搶救一批、保護一批、提升一批’的工作思路,分級分類對全區紅色資源進行保護利用,成功打造了一批展示革命初心、反映革命歷程、弘揚革命精神的紅色文化地標。”越秀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廣東省立宣講員養成所遺址的修繕及展陳提升是一個經典案例,預計繼海珠廣場、東園文化廣場之后也將成為紅色文化知名“打卡地”,成為廣州紅色文化一張靚麗的名片。
未來,“小紅樓”將依托紅色資源和教育力量,開展系列“紅色課堂”,打造成為紅色教育傳承基地,成為中小學生、黨員干部、市民群眾了解學習黨史、感悟真理力量、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陣地。
“作為管理單位,我們用心用情用力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小紅樓’。”廣州市第十中學校長黃勁雄表示,未來會結合越秀少年紅色史跡講解隊活動,培養一批十中學生講解員,為前來參觀的市民講解。
打造越秀首個微型軍事博物館
8月1日,廣州市萬福路190號,一場聲情並茂的沉浸式表演正在進行,生動還原了大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的奮斗歲月和英雄故事。情景劇結束,全場演員與觀眾一同起立,在百年老樓裡唱起《國際歌》。
經過數月修繕,作為中國共產黨第一個地方軍事機構的中共兩廣區委軍委舊址對公眾首次亮相。修舊如舊,生動再現了95年前周恩來的工作場景。“以前每到紀念日,我們隻能去文德樓看看,獻上一束花。現在舊址修復了,仿佛能看到爺爺當年在這裡生活的樣子,很感動。”周恩來總理的侄孫女周曉瑾說。
1924年冬,中共廣東區委成立軍事運動委員會,廣東成為中國共產黨最早從事軍事工作的先鋒區。1926年3月,中共兩廣區委軍委從區委辦公室遷至萬福路190號南華銀行二樓辦公。在周恩來的主持下,軍委在此處領導和參與了一系列革命武裝斗爭和政治工作。
如今在這裡,全國第一個系統講述中共兩廣區委軍委歷史的展覽正式揭幕﹔在這裡,大家可以看到周恩來、鄧穎超一起戰斗、生活的場景,看到聶榮臻、黃錦輝、麻植等軍委成員的辦公、居住場景再現﹔在這裡,大家可以一秒穿越到那個風雲變幻、激情熱血的年代。
三樓為原創臨展“這盛世,如你所願——建設時期軍服主題展”,以一名廣州退役老兵家庭為縮影,征集並展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50、55、65、74式軍服等珍稀展品。它們包含了國家的革命記憶、民族的奮斗歷史,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革命軍隊在探索中砥礪前行的堅強斗志。
四樓則開設特色“軍糧體驗區”,提供種類繁多的軍糧產品。同時開設文創商店,參觀者不僅可以在服務台領取游戲卡片、破解地下工作者留在店內的暗號,還可以購買精心設計的軍事風文創產品和軍糧盲盒,品嘗精致的軍事主題手作甜品。
“為了讓更多年輕人了解軍史、愛上軍事、學習國防知識,我們將這裡打造為迷你軍事博物館,整體設計以滿足參觀者沉浸式、立體化、互動性的需求為主,引導參觀者走入一個充滿理想與信念、見証初心和使命的紅色時空。”越秀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局長楊衛國介紹,越秀區積極探討文物活化利用多樣化模式,採用“政府統籌+企業資金+專題博物館”的創新模式,打造“萬福路190號”軍事文化文創品牌,通過軍委歷史展、周恩來居住場景再現、軍服主題展、軍糧體驗區的有機組合,滿足各年齡層次觀眾的精神需求,營造立體化綜合體驗空間,將中共兩廣區委軍委舊址活化為“微型軍事博物館”。
開辦“體驗式黨課”紅色大講堂
在越秀區的鬧市區文明路,一棟四間三層的騎樓立在川流不息的路口。這棟近百年的建筑正是中共廣東區委當時的所在地,它是中國共產黨最早建立的區委之一。大革命時期作為中國共產黨廣東區執行委員會的辦公地點,中共廣東區委舊址的一樓曾作為鞋店、草藥店等經營,二樓、三樓分別作為辦公場所。
今年5月起,越秀區對中共廣東區委舊址進行文物建筑保養及陳列展覽提升。在做好文物建筑保護的基礎上,優化展陳空間,採用可逆性的技術處理手段,在一層展廳增設落地玻璃窗,恢復了舊址在20世紀20年代作為商鋪的“門面”功能。
“這裡也建立了中國共產黨第一個地方紀律監察機構以及中國共產黨最早的地方軍事機構,承載了深厚的歷史意義。”中共廣東區委舊址負責人陳秋霞介紹,此次提升增設了光電互動裝置,豐富了呈現手段,使得舊址以嶄新的面貌向社會恢復開放。基本陳列為《南粵旗幟 星火相傳——大革命時期的中共廣東區委》,展出中共廣東區委發展歷史、中共廣東區委監察委員會發展歷史和中共廣東區委辦公場景。
得知中共廣東區委舊址重新開放,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紀委書記梁子敬第一時間帶領醫院紀檢干部前來參觀,開啟“紀律教育月”的首個主題黨日活動。
走到二樓,梁子敬點亮“中國紀檢從這裡出發”的光電互動裝置,直觀地展現1925年廣東區委建立地方監察委員會的創舉,以及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借鑒廣東區委成立監委的工作經驗下,成立中央監察委員會的重要發展歷程。“作為紀檢監察干部一定要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賡續紅色血脈,做實做細監督職責,以實干實效實績體現忠誠擔當。”在黨旗面前,梁子敬書記帶領全體紀檢干部重溫入黨誓詞,並寄語大家要繼續發揚廉潔自律的表率作用,履行監督再監督的職責,為醫院的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現場,全體黨員細心聆聽講解,仔細觀看史跡展覽,認真追尋紅色印記,學習重溫黨在廣州等地建立起共產黨的地方組織的革命歷程。“體驗了大革命時期廣東區委機關的辦公環境,深入學習和了解了黨的紀律監督機制的歷史。”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紀檢監察室負責人莫明聰現場表示,通過參觀活動,更加了解了黨的光輝歷史和奮斗進程,並從歷史中深刻體會到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情懷,走得再遠也不能忘記來時的路。
近日,中共廣東區委舊址被省委宣傳部命名為“廣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陳秋霞介紹,將充分發揮黨史資源優勢,面向廣大黨員,服務基層群眾,通過開展紅色研學、紅色宣講、紅色課堂等形式創新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將舊址打造成“體驗式黨課”新時代紅色大講堂,大力傳播紅色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南方日報記者 馮艷丹 馬藝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