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北大紅樓:偉大建黨精神的重要孕育地

莫高義
2021年08月16日08:26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在黨的歷史上首次提煉並深刻詮釋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指引我們弘揚精神之源、奮進新的征程。偉大建黨精神蘊含於中國共產黨創建過程和早期革命實踐中,在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程中不斷傳承、發揚光大。北京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的主陣地,是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孕育地之一,北大紅樓是毛澤東、李大釗、陳獨秀等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早期開始革命斗爭的地方。走進北大紅樓,撫今追昔,我們更加深刻認識到偉大建黨精神科學、精辟概括了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大事變所孕育的偉大精神,更加深刻感受到偉大建黨精神歷久彌堅的巨大力量。

北大紅樓革命實踐為偉大建黨精神厚植思想文化土壤

推進偉大實踐和錘煉偉大精神,是黨的歷史發展的一體兩面。北大紅樓革命實踐,既是社會革命更是思想革命,在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實現偉大覺醒的過程中,在中國革命開啟新紀元的偉大轉折中,蘊含著北大紅樓革命實踐孕育偉大建黨精神的歷史必然。

偉大事業呼喚偉大精神。以北大紅樓革命實踐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發生於民族危難之際,順應救國於水火、解民於倒懸的時代召喚。鴉片戰爭以后,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壓迫下,展現在中華民族面前的是瀕臨毀滅的衰敗前景,水深火熱中“倒臥著幾千百萬倒懸待解的農民”。從那時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成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英勇的中國人民從未停止過抗爭,但由於沒有找到科學理論、正確道路和可依靠的社會力量,歷次反對外國侵略的戰爭、太平天國的農民起義、“師夷長技”的洋務運動、試圖變法圖強的戊戌維新運動、“扶清滅洋”的義和團運動先后失敗。辛亥革命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但沒能完成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中國先進分子對救國方案的探索走到了十字路口。中國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領救亡運動,迫切需要新的組織凝聚革命力量。恰在此時,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李大釗、陳獨秀等早期中國共產黨人從中看到中國革命的光明前景,以北大紅樓為主陣地,發動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研究傳播馬克思主義,創立共產黨北京早期組織,推動創建全國黨組織,領導發動工人運動,形成席卷全國的革命怒潮。這些偉大的革命實踐,是對時代召喚的科學回應﹔偉大建黨精神,正是早期中國共產黨人開展革命實踐的精神結晶。

優秀傳統滋養偉大精神。北大紅樓是早期中國共產黨人的搖籃。中國最優秀的知識分子在這裡展開新文化與舊文化的思想交鋒。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等革命先驅,在對中華文化傳統的批判性繼承中汲取精神營養和精神動力,他們一方面將“小康”“大同”“大道之行、天下為公”“不患寡而患不均”等社會理想,與馬克思主義的原則進行融通對接,使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層結合﹔另一方面,也將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道德精髓深深融入精神血脈。他們既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也繼承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思想精華和傳統美德,錘煉出鮮明的政治品格。因為崇尚天下為公,所以無我忘我﹔因為信奉“民為邦本”,所以堅信“庶民的勝利”﹔因為推崇“舍生取義”,所以不畏犧牲﹔因為心懷“大同”理想,所以立下“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的偉大理想,發出“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的雄壯誓言。

思想解放激發偉大精神。北京作為當時的全國政治文化中心,教育學術快速發展,中外交流往來頻繁,形成人才聚集、思想活躍、政治敏銳的獨特人文氛圍。一批先進知識分子從總結辛亥革命經驗教訓著手,廓清蒙昧、啟發理智,興起新文化運動,以激烈的文字和深刻的見解沖決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閘門,在中國社會掀起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特別是《新青年》雜志遷至北京后,在北京大學迅速形成一個以《新青年》編輯部為核心的新文化陣營,古都北京新風乍起,中國迎來了思想解放、破舊立新的覺醒時代。在北大紅樓,早期中國共產黨人“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科學,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在“問題與主義”之爭、關於社會主義的論戰、馬克思主義者與無政府主義者的論戰中,撥開思想迷霧,開始接受和信仰馬克思主義,走上為共產主義奮斗的革命道路。在狂飆突進的新的世界潮流中,他們開始研究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問題,主張“把理想盡量應用於環繞著他的實境”﹔他們創辦雜志報紙、成立研究團體、講授專門課程、深入工農大眾,廣泛傳播馬克思主義,推動馬克思主義同工人運動相結合,使馬克思主義變成民眾的革命行動。

北大紅樓革命實踐為偉大建黨精神鑄就最鮮亮的奮斗底色

從建黨時刻向前追溯,覺醒年代中國先進分子探索國家出路的思想求索、精神淬煉和勇毅行動,在北大紅樓留下了光輝印記。一個個歷史事件、一位位革命英烈、一件件革命文物,充分展示著革命先驅的主義之真、理想之美、初心之純、信仰之堅,培育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紅色基因。

北大紅樓革命實踐,彰顯了共產黨人堅持真理、堅守理想的信仰追求。在“光輝偉業 紅色序章——北大紅樓與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主題展”第三十展廳,一張1923年的珍貴答卷仿佛墨跡未干。這張答卷的題目是《試述馬克思唯物史觀的要義並其及於現代史學的影響》,課程老師李大釗給出了“玖拾伍分”的高分。李大釗是率先在中國介紹、宣傳和研究馬克思主義的“播火者”。他曾說,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達於真理。十月革命勝利后,他敏銳認定馬克思主義是“拯救中國的導星”,開始在中國宣傳馬克思主義。從1920年9月起,他先后在北京大學開設“唯物史觀”“社會主義與社會運動”等5門課程,他倡導建立的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先后編譯《共產黨宣言》等馬列著作20余種,引導大批進步青年確立了馬克思主義信仰。1918年到1920年,毛澤東兩次來京,閱讀馬克思主義著作,探討研究各種社會主義學說,完成了從民主主義者向馬克思主義者的轉變,認識到“主義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趨赴”。鄧中夏找到救國救民的馬克思主義后,四處奔走為之鼓與呼,直至犧牲始終堅持信仰:“就是把鄧中夏的骨頭燒成灰,鄧中夏還是共產黨員。”革命的火種從北大紅樓播撒到全國各地,黨的一大召開時,全國58名黨員中有24人或直接在北大入黨,或在北大學習工作過﹔全國8個地方建立的早期黨組織中,有7個地方負責人與北大有關。理想信念之火一經點燃,就永遠不會熄滅。中國共產黨人認定了馬克思主義,實現了真理之光與理想之光的盛大輝映,照亮了中華民族歷史的天空。

北大紅樓革命實踐,見証了共產黨人踐行初心、擔當使命的崇高情懷。苦難屈辱的歷史,砥礪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救亡圖存的熱血,熔鑄了中國共產黨人的使命。李大釗等早期中國共產黨人有著鮮明的人民立場,投身革命的出發點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他們深切懂得人民期盼和心願,始終同學生、工人、農民等普通大眾打成一片﹔他們深刻指出“離於眾庶則無英雄”,號召“把知識階級與勞工階級打成一氣”,深入工廠、宣傳工人,組織動員工人為爭取自己的權利、創造自己的幸福而斗爭,教導工人“不僅要關心自身的解放,更要關心國家的興亡”。在組織革命斗爭的過程中,李大釗、陳獨秀逐步認識到,中國要革命、社會要徹底改造,僅靠一場運動、一股激情是不可能成功的,必須成立一個“強固精密的組織”,以完成“中國徹底的大改革”。兩人率先提出從組織層面建黨的計劃,以上海、北京為中心,分別發動又互相聯系,共同為創建中國共產黨而積極工作。李大釗還鮮明指出,中國要建立的政黨是“平民的勞動家的政黨”,是為“中華國家之再造,中華民族之復活”而奮斗。毛澤東闡述《政治周報》的發刊理由時講:“為什麼要革命?為了使中華民族得到解放,為了實現人民的統治,為了使人民得到經濟的幸福。”歷經滄桑而初心不改、飽經風雨而本色依舊,這是中國共產黨人跨越時空的精神傳承,也是一以貫之的情懷擔當。

北大紅樓革命實踐,培育了共產黨人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的高尚品格。世界上沒有哪個黨像我們這樣,遭遇過如此多的艱難險阻,經歷過如此多的生死考驗,付出過如此多的慘烈犧牲。辛亥革命后,北京成為北洋政府統治中心,北大紅樓革命實踐面對的反動力量最集中最強大,斗爭環境最殘酷最危險。在這種環境下,中國先進分子一直站在革命斗爭最前沿。在五四運動中,北京高校的3000多名學生代表,沖破軍警阻撓,堅決反對當局賣國行為,火燒趙家樓,32名學生代表被捕。1922年8月,中國共產黨長辛店支部在北大紅樓成立。長辛店工人積極投身革命,聽黨指揮、敢於斗爭,先后有史文彬、葛樹貴等78名工人死傷、被捕。李大釗曾說,高尚的生活,常在壯烈的犧牲中。在“崎嶇險阻的道路”上,他不避艱險、堅忍不拔,“雖千萬人吾往矣”,抱定犧牲的決心為黨工作。“建黨初期理論家”高君宇29歲英年早逝,他生前自題照片寫道:“我是寶劍,我是火花,我願生如閃電之耀亮,我願死如彗星之迅忽。”何孟雄、繆伯英這對英雄夫婦雙雙為革命事業獻出年輕生命,繆伯英臨終時說:“既以身許黨,應為黨的事業犧牲,奈何因病行將逝世,未能戰死沙場,真是憾事!”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無數革命先烈舍生忘死、前仆后繼,以大無畏的犧牲精神,為中國革命事業建立了彪炳史冊的功勛。他們的壯舉,高擎起永不熄滅的精神火炬,他們的英魂,矗立起永不褪色的精神豐碑。

北大紅樓革命實踐,錘煉了共產黨人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政治本色。中國共產黨的入黨誓詞歷經數次變化,但“永不叛黨”是不變的內容。從100年前的50多名黨員,到今天的9500多萬名黨員,這四個字無數次回響在共產黨人的心中。李大釗不幸被捕后,面對各種酷刑,他嚴守黨的秘密,承擔所有責任,竭力掩護和解救同時被捕的同志。當時媒體記載:李大釗“精神甚為煥發,態度極為鎮靜,自稱馬克思學說信奉者,對於其他之一切行為,則謂概不知曉雲雲”。他在犧牲前寫下《獄中自述》,筆力蒼勁、一絲不苟,雖是生死關頭,卻無絲毫慌亂遲疑,從容就義、以身殉黨。在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中,革命先驅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毀其節,正是因為有了對黨的事業的無限忠誠,有了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堅定立場。中國共產黨人是“主義的結合”,“必須抱定目的和宗旨”,認清“我們的團體是全被壓迫的民族的先驅,我們的革命是為全人類的,所以我們的犧牲是值得的”。歷史車輪滾滾向前,不論事業面臨高潮還是低潮、順境還是逆境,廣大黨員都把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為黨盡責、為民造福作為根本政治擔當,匯聚成中國共產黨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以北大紅樓保護管理運用為抓手繼承發揚偉大建黨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紅色資源是我們黨艱辛而輝煌奮斗歷程的見証,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要用心用情用力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近年來,北京市全力推進北大紅樓與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舊址保護傳承利用工作,完成31處舊址保護修繕、內涵挖掘,具備條件的舊址全部對外開放,推出“1+9”系列展覽,打造圖書《北大紅樓與中國共產黨創建歷史叢書》、電影《革命者》、電視劇《覺醒年代》、廣播劇《北大紅樓》等文藝精品,集中展示以毛澤東、李大釗、陳獨秀為代表的革命先輩傳播馬克思主義、孕育建黨的光輝歷史和不朽業績。截至7月底,北大紅樓共接待到館參訪團體950批次、近4萬人次,相關舊址共接待50余萬人次參觀。下一步,北京市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北大紅樓與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舊址,大力開展偉大建黨精神宣傳教育,引導干部群眾弘揚光榮傳統、賡續紅色血脈,永遠把偉大建黨精神繼承下去、發揚光大。

加強科學保護。深入開展北大紅樓等31處紅色資源專項調查搜集,面向京內京外、海內海外,進一步摸清文物資源底數和保存狀況。堅持保護第一,將31處舊址作為有機整體系統保護、連片打造,統籌好搶救性保護和預防性保護、本體保護和周邊保護、單點保護和集群保護,做到應保盡保。落實文物保護法律法規,編制實施保護修繕方案,運用現代科技手段推動活化利用,使文物舊址更好展示偉大建黨精神。

深化研究挖掘。聚焦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主題,對接文物、黨史、軍史、檔案、地方志各方面研究力量,有序推進文物史料的搶救、征集和研究工作,加強革命歷史研究,深入挖掘紅色資源蘊藏的思想內涵。統籌首都哲學社會科學資源,健全研究管理機制,科學策劃研究選題,聚焦以偉大建黨精神為重點的革命精神譜系研究開展攻關,推出有深度、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准確把握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旗幟鮮明反對和抵制歷史虛無主義,以准確的史實和科學的結論教育人、警示人、激勵人。

打造精品展陳。堅持政治性、思想性、藝術性相統一,聚焦繼承發揚偉大建黨精神主題,進一步完善提升“1+9”系列展覽。繼續挖掘利用31處革命舊址,系統構思、精心策劃,把宏大敘事與細節呈現、場景再現結合起來,打造更多高質量、特色化、具有強大表現力傳播力影響力的精品展陳。從革命舊址本體出發,挖掘文物內涵,深化展陳內容,創新展陳方式,優化服務措施,加強數字化、網絡化展示,實現展覽內容和展覽形式相得益彰,不斷提升觀眾參觀體驗。

強化宣傳教育。協調央、市、區媒體對舊址開展持續深入報道,用好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融媒體傳播平台,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讓革命舊址活起來。拓展教育功能,結合重要節日,聚焦重點群體,強化現場體驗和教育內容對接,組織具有庄重感、參與感的主題活動,設計符合青少年認知特點的教育活動,打造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實施文化精品工程,創作推出更多偉大建黨精神主題文藝精品,引導干部群眾在文藝熏陶中感悟黨的精神之源。

北大紅樓革命實踐是青年的實踐,黨的百年歷程是創造青春之中國、青春之民族的恢宏史詩。在我們黨百年華誕的庄嚴慶典上,當代青年許下“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鏗鏘誓言。要發揮北大紅樓革命實踐感染青年、教育青年的獨特優勢,做好青年革命傳統教育,引導新時代青年知史愛黨、知史愛國,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譜寫新的青春之歌!

歷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傳。我們將永遠銘記黨的先驅以北大紅樓為主陣地開創的革命偉業、立下的不朽功勛,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繼承發揚偉大建黨精神,牢記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踐行黨的宗旨,為譜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北京篇章努力奮斗。

(作者系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主任)

(責編:宋美琪、王珂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