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千年古鎮別樣“紅”

——江西南昌縣幽蘭鎮活化利用紅色資源紀實

2021年08月10日09:55 | 來源:江西日報
小字號

最近,隨著南昌縣幽蘭鎮黨史館的建成開放,這個有著1800多年歷史的古鎮,紅色景點更加豐富。昔日以農業為主的“綠色”鄉鎮,“紅色”比重逐年提升。如今,這裡接待紅色旅游客人最多時一天有1400人次。

以“紅”為魂,打好“紅色牌”,讓這座千年古鎮煥發勃勃生機……

串珠成鏈,“喚醒”紅色資源

幽蘭是一方紅色沃土,孕育了南昌第一個中共地下黨員、南昌第一個地下黨支部的創建者高文龍等許多仁人志士,還先后涌現了丁順茂、熊優義、陶金印等18位革命烈士……

幽蘭鎮紅色鄉村記憶館是在烈士高文龍的出生地江陂村打造的紅色展館,通過挖掘、整合該鎮16個村落的紅色文化和歷史資源,設置紅色人物展示區、紅色故事匯集區、紅色講習體驗區等功能分區,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參觀者。

近年來,幽蘭鎮深入挖掘當地的紅色人物、紅色物件、紅色警句、紅色故事、紅色傳說、紅色家書等資源,建設了紅色鄉村記憶館,修繕改造了充滿年代感的幽蘭人民公社舊址,打造了在全省具有代表性的鄉鎮黨史館——幽蘭黨史館,並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建成了集黨建等多功能於一體的“幽蘭會客廳”,打造出這個千年古鎮“兩館一址一廳”的紅色文化矩陣。

用心用情,講好紅色故事

在幽蘭黨史館的展板上,記錄著幽蘭鎮各個歷史時期的紅色故事。一直以來,幽蘭鎮不斷挖掘本土元素、“地方教材”,讓黨史學習教育更加鮮活、更有特色。

為了講好紅色故事,該鎮還專門發展了一支由道德模范、身邊好人、勞動模范、老黨員等組成的“本土化”義務講解員隊伍。

“丁順茂是幽蘭鎮楓林村上丁家人。在一次戰斗中,他連中三彈,鮮血直流,卻強忍劇痛,繼續掩護戰友向前,不幸再次被手榴彈彈片擊中腹部,他拼盡全力向敵方暗堡射擊,掩護爆破組摧毀敵軍火力點,最終因傷勢過重,壯烈犧牲……”7月27日,在幽蘭鎮紅色鄉村記憶館,當地義務講解員萬友平對烈士丁順茂的事跡進行生動講述,現場聽眾無不動容。

萬友平是江西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多年來,他輾轉於各個檔案館、民政局,反復搜集、完善烈士資料,走村串戶訪問老紅軍、老戰士取材、求証,隻為講述最真實、准確、全面的英雄事跡。“我每講一次,都是對烈士的一次緬懷,也是對紅色記憶最好的傳承……”萬友平說道。

以史鑒今,賡續紅色血脈

今年以來,幽蘭鎮廣大黨員干部以史鑒今,賡續紅色血脈,以“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抓手,提升群眾幸福感。

走進桃嶺村紅溪章家自然村,記者看到,村裡的老祠堂經過修繕,已經“變身”功能齊全的頤養之家。72歲的章保財是村裡的五保戶,頤養之家建成后,他的一日三餐有了保障,不僅餐餐吃得新鮮,每天不重樣,還有醫生定期給他體檢。沒事時看看電視、聽聽戲,和老朋友聊聊天,章保財不再覺得孤獨冷清。

由於幽蘭鎮許多年輕人外出務工,村裡多數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為此,該鎮以黨建為引領,著力解決好“一老一小”問題。目前,該鎮29個建制村已實現居家養老服務全覆蓋,不僅推出了針對留守老人的助餐、助醫、助娛等服務,還發動黨員志願者為行動不便的老人上門送餐、提供探視關懷。

為更好地關愛留守兒童,幽蘭鎮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開設了“四點半”課堂,並定期開展“親情連線”活動,讓愛“雲團聚”。經過復制推廣,目前,該鎮3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均已設立“親情聊天室”,隻要群眾有需求,就有專人來服務。自3月份以來,該鎮共開展“親情連線”活動100余場,搭起親情“溝通橋”的同時,更架起了干群“連心橋”。(本報記者 鐘珊珊)

(責編:王子鋒、宋美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