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瀟湘長歌出永州

——湖南永州以黨史學習教育引領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2021年07月01日10:11 | 來源:湖南日報
小字號

一聲“瀟湘”的雅稱,就可以聽見永州澎湃的胸懷。

從柳宗元筆下淒苦的貶謫之地,到湘南群山中幸福的明珠之城,今天的永州,繪就的是一幅氣勢恢弘的時代畫卷。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永州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人民為出發點與落腳點,不斷推進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高效能治理,一個現代化的嶄新永州,自瀟水、湘水的匯合處激蕩而來。

接天的浪花,綻放著永州市奪目的光彩:2019年-2020年,績效評估連續兩年排全省同類市州第一﹔2020年,榮獲省政府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區表揚激勵37次,獲獎次數和金額均排二類市州第一位。

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永州,奔涌著更加昂揚的態勢。

率先垂范 把群眾歡迎的事干到底

6月10日,陽光普照。整修一新的新田縣枧頭鎮彭梓城村教學點裡,通過網絡直播課堂,該校學生與縣城學校正在同步上課……

看著從廣東轉回彭梓城村教學點上學的女兒,村民宋秋平欣慰地說,隨著教學點的硬件、教學質量的全面提質,女兒終於願意回家讀書了,一家人也團聚了。

這樣的團聚,對新田縣而言不在少數。為促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在永州市委、市政府支持下,新田縣在全省率先開展農村小規模學校優化提質試點。

到目前,新田縣農村教學點由104個優化整合為24個,並進行“硬件提標、隊伍提質、管理提效”改造,1160名在校學生和125名教師全部得到妥善安置。整合優化后的農村教學點全部擁有合格的教室、運動場、廁所、單獨的音樂舞蹈教室和可綜合利用的圖書閱覽室,按要求配齊了信息技術教育設備設施,辦學條件不亞於或超過一般鄉鎮中心小學。

放眼永州市更為廣闊的原野,以黨史學習教育為抓手,一場“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正在全面、縱深推進。

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情況專題匯報調度會上,永州市委要求:“要全力辦好民生事業、補齊民生短板,努力把人民群眾歡迎、咧嘴笑的事干到底,把人民群眾不高興、撇嘴的事改到位。”

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帶頭講主題黨課、帶頭認領微實事﹔市委常委會班子、市政府黨組成員分赴陶鑄紀念館、陳樹湘烈士紀念園,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開展專題研討。

為了讓黨史學習教育快速熱起來,永州還組成了工作專班,成立辦公室臨時支部委員會和市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巡回指導各組臨時黨支部,逐周安排、逐月落實重點任務﹔組建黨史學習教育市委宣講團,25名成員開展集中宣講百余場,發行指定書目排全省第一。

如何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成實際行動?永州市建立了“一件實事、一名領導、一套班子、一個方案”機制,明確處級以上領導干部每人認領重點實事項目1件以上﹔全面開展“我愛永州”志願服務活動,規定處級以上領導干部每月參加不少於2次,其他黨員干部每月為群眾辦1-2件實事、暖心事。領導率先垂范,黨員干部主動作為,為民辦實事的熱潮迅速形成。

祁陽市聚焦難點辦實事,摸排需要攻堅克難的具體問題,制定市級領導黨史學習教育為民辦實事清單,市四大家班子成員主動認領難點問題40個。

在東安縣,2000多名黨員干部以不同方式下村組、到基層,真抓實干。截至目前,為民辦實事、解難事2600余件。

雙牌縣積極推進養老服務聯合體改革,養老服務由政府主辦向政府主導、多元主體參與轉變,初步實現了養老服務“縣域一體化、資源最優化、管理信息化、效應最大化”目標。並被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確定為“養老服務聯合體建設標准化試點縣”。

癱瘓在床的盤子明,終於過上了新的生活。這位上梧江瑤族鄉福祿村的“五保戶”,在雙牌縣麻江中心敬老院工作人員的精心護理下,身體狀況、精神狀態有了徹底的改觀。論及這些變化,他滄桑的面孔浮現出孩童般的笑容:“感謝黨和政府,感謝工作人員的照顧,沒有黨和政府的關心,沒有工作人員的精心照料,我這個孤老頭子還不知道會怎樣。”

產業賦能 夯實經濟發展“底盤”

初夏四月,冷水灘區宋家洲公園遠山如黛,近水潺潺,環湖跑道蜿蜒曲折,岸邊綠樹迎風搖曳……每一幅場景無不令人心醉。

然而,誰能想到,這裡曾是一個雜亂無序的城中村。雲泥之變,始自去年:全面取締宋家洲水域網箱養魚,拆除網箱面積26.5萬平方米﹔取締水上餐飲船店15家﹔避險搬遷房屋400余棟,建筑面積達15.6萬平方米……昨日“臟亂差”的村庄,一變成了今日瀟湘源頭的“明珠”。

正是永州決策者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高質量發展理念,催生了這個奇跡的誕生。

城市發展中,一個帶有共性的問題就是:如何在城市長遠發展與百姓利益中求和諧。對永州而言,宋家洲拆遷后建什麼?

“建公園!建一座永州的橘子洲頭!”這一重大決策得到了廣大市民的交口稱贊。不搞商業開發,聚焦生態修復,拿“黃金地塊”做公園,打造開放的、讓市民群眾共同享受的公益性公園,這是市委市政府“以人民為中心”執政理念的最好體現,更是永州上下追求“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

蝶變的,不只是一個宋家洲。6月21日,經國務院批准,永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實行現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政策。

這是一次勝利的抵達,更是一次嶄新的出發。升級為國家級園區后,永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下一步將如何作為?

聚焦產業鏈現代化、核心技術產權化,全力打造先進制造業高地,加快推進永州經濟又快又好發展。市委、市政府的責任在肩。

“百年黨史,處處蘊含著治國理政的經驗智慧、資政育人的寶貴財富、催人奮進的強大力量。”永州市委要求,學史明理,就是要善於從百年非凡歷程中探尋真理光芒,感悟真理力量,為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為奮力建設現代化新湖南貢獻永州力量。

近年來,永州深入推進“產業強鏈”、“園區強基”,大力實施先進制造業倍增等六大工程,著力打造六大制造產業集群。永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致力“一谷兩中心四基地”建設、江華打造“動力之谷、馬達之鄉”、藍山發展皮具箱包玩具產業、冷水灘打造聲光電產業園、祁陽推動紡織小鎮建設、道縣發展數字智造產業小鎮,不斷夯實、提升著永州經濟的“底盤”。

初夏,氣溫漸次攀升,永州的土地上,更是一片火熱。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快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行動、高新技術企業增量提質工程,永州,開始了新一輪的長征。

今年,永州鋪排了164項改革任務,294件“一件事一次辦”落地實施,“跨省通辦”辦理專區上線運行。1-5月,新登記市場主體18826戶,總量達到30.02萬戶。引進500強企業項目8個。實際利用外資、內聯引資分別增長36%、30%,進出口總額增長52%。營商環境綜合評價保持全省第六、同類市州第一。

截至5月,永州六大制造業產業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值501.26億元,同比增長33%。其中,先進裝備制造、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醫藥產業鏈產值分別增長44%、46%、45%、56%。

凝心聚力 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群山起伏,峰巒疊翠﹔紅瓦白牆,鱗次櫛比……走進道縣梅花鎮貴頭村,青山環抱的小山村寧靜安詳,硬化的水泥路面寬闊整潔,道路兩旁的綠葉隨風搖曳,美麗庭院錯落有致。

貴頭村地處洑水河畔,這裡曾經是紅軍34師為掩護中央紅軍主力渡過湘江的戰場。貴頭村依靠“農業產業—觀光—文化旅游—體驗—消費”循環經濟生態發展模式,走出了一條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打贏脫貧攻堅戰后,“三農”工作重心已經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永州市乘勢而上、再接再厲,像抓脫貧攻堅一樣抓鄉村振興,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在新的起點上譜寫著鄉村振興的新篇章。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鄉村振興的“火車頭”還是黨員干部。為此,永州市把最優干部資源匯聚到鄉村振興主戰場,把最優的組織資源配置到第一線,把最優的人才資源集聚到第一線,把最優的發展資源整合到第一線,充分發揮了黨建引領作用。

“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總方針,努力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永州市委、市政府這樣描繪著永州鄉村振興的願景。

6月23日,永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內,湖南省宇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車間工人忙得熱火朝天,削整新鮮杏鮑菇、真空包裝、稱重……最后成品放入泡沫箱。廠區內冷鏈物流車有序進出。當然,在永州,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專供企業遠不止“宇秀”一家。

發揮區位特性,永州積極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坐實“菜籃子”是永州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積極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之一。此外,他們還聚力做大做強“兩茶一柑一菜一藥”主導優勢產業,扎實做好“六穩六保”,糧食生產擴面增產,生豬復產保供全省領先

目前,永州市共認証生產基地133個,帶動發展生產基地223個,其中萬畝以上的基地34個,萬頭以上生豬養殖基地90個﹔帶動培育了一批龍頭企業。全市擁有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303家,其中8家企業被認定為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加工企業,數量位列全省市州第一。

2020年,江華瑤族自治縣出口果蔬22萬噸,出口創匯3.9億美元,同期增長21.8%,當地2萬余菜農,人均增收約1萬元。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永州市出口蔬菜9.2萬噸,增長佔全省蔬菜出口的96.6%,出口貨值達10.1億元﹔其中供港蔬菜6.3萬噸,佔全省供港蔬菜的98.5%,貨值7.6億元。

為了進一步打開大門,更好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永州還大力推進基礎建設。今年來,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完成投資9.7億元(不含高速、水運省管項目)。永清廣高鐵納入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永州機場正式復航,衡永、永零、永新高速公路穩步推進。

通過推進鄉村振興、完善商貿流通體系、提振消費市場活力、狠抓基礎建設等系列措施,一個收入不斷增加、生活更加便利、幸福指數穩步提升的興旺的永州,正在徐徐展開。

瀟湘是有幸的,永州是有幸的,它們的相聚,流淌出了一個錦繡的湖南。

山環水繞的永州,已被永州人民建設成了一塊宜居宜業的福地。這片紅色的土地,在黨史學習教育的引領下,一種精神、一種信仰,釋放著改天換地的偉力。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在 “三高四新”戰略的推動下,永州,在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引領區、湘南湘西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對接東盟開放合作先行區、國家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文化生態旅游名城的道路上揚鞭奮蹄。一個宏大的“一核二軸三圈”的經濟新格局,正在展示它龐大、豐滿的面容。

瀟湘北去,一路高歌。(陳志華 唐一平 李 俊 張文杰 郭東燦)

(責編:關喜艷、閆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