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農墾:汲取紅色力量 勇立時代潮頭
“1952年4月,農建四師萬余官兵來場屯墾戍邊的途中,即便是下雨天也從不擾民,夜晚在老百姓的屋檐下、草堆旁席地而睡。我們共產黨人就是這樣千方百計地保護人民群眾的利益。”近日,江蘇省農墾集團淮海農場公司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宣講活動,在農建四師歷史陳列館大院內的毛主席命令碑文前,89歲的老軍墾胡福生為射陽縣淮海小學的40多名學生上了一堂生動的黨史場史課。
對於當年軍墾戰士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滿腔熱血開墾辦場的往事,胡福生依舊記憶猶新。老人用朴素直白的語言,聲情並茂地講述刻骨銘心的親身經歷,讓學生們對革命先輩在黨的領導下,在荒灘鹽鹼草地上進行“生根、立足、建場”“三大戰役”,並得到時任華東軍區司令員陳毅盛贊“皇帝的氣魄,叫花子的干法”的創業歷程有了直觀的認識。宣講期間,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不時舉手提問,胡福生一一耐心回答,現場氛圍熱烈而溫馨。一位學生感慨地說:“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革命先輩用辛勤的汗水甚至是生命換來的,我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以后報效黨和國家。”
作為江蘇農墾的“搖籃”,淮海農場的前身是根據毛澤東主席簽署的命令,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原步兵第102師整建制改編的農業建設第四師。在黨史學習教育中,農場充分發揮老黨員、老軍墾的傳幫帶作用,邀請他們走進支部學習,走進居民社區,走進田間地頭,把“紅色課堂”搬到現場,讓黨史學習教育“活”起來。同時,重點用好農建四師歷史陳列館的展品、文物等歷史資料,充實講解人員,說好紅色故事,展示軍墾文化。據統計,近一個月,淮海農場已接待系統內外各類參觀學習25批次。
黨史學習教育全面啟動以來,江蘇農墾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講話精神,盤活農建四師暨淮海農場歷史陳列館、江蘇農墾展示廳、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農場場史館等墾區資源,同時用好省內外紅色資源,將墾史學習有機融入學黨史之中,不斷放大黨的歷史以史鑒今、資政育人作用,引導廣大黨員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的忠實傳人,大力弘揚“艱苦奮斗、勇於奉獻、開拓創新”的江蘇農墾精神,以昂揚姿態奮進新時代的長征路。
3月24日至28日,集團黨委中心組赴閩贛革命老區開展紅色實境教育﹔4月14日,集團黨委黨史學習教育第一期讀書班開班,中心組成人員在原原本本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國共產黨簡史》后,前往鄧小平、陳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指揮解放、接管上海的前線總指揮部——丹陽市總前委舊址紀念館接受了黨史教育。
在中國共產黨的百年非凡歷程中,農墾有著濃墨重彩的光輝篇章。王震將軍曾寫道“生在井岡山,長在南泥灣,轉戰數萬裡,屯墾在天山”,簡潔明了勾畫出黨領導的農墾事業發展的歷史脈絡。作為農墾大家庭的一員,江蘇農墾自誕生之日起就與黨和國家的命運血脈相連、休戚與共,傳承著軍墾紅色基因。回首近70年的光榮歷史,“聽黨話、跟黨走、感黨恩”始終是江蘇農墾人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品格,始終是江蘇農墾事業不斷向前的關鍵所在和成功密碼。從建國初期農建四師的屯墾戍邊,到農場管理局時期的艱苦創業、生產建設兵團時期的工商業崛起,再到改革開放以來的農工商綜合經營、集團化運作,實現了一次又一次轉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經驗。
黨的十八大以來,江蘇農墾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取得了新的顯著成績,特別是近三年利潤指標穩居全國農墾第一,多項改革走在前列,墾區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江蘇農墾尤其需要從黨的百年歷史中獲得啟迪,從習近平總書記賦予江蘇‘兩爭一前列’重大使命中激發斗志,把准戰略定位、汲取奮進力量,勇擔歷史使命,勇立時代潮頭,充分展現擔當作為。”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魏紅軍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